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2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中、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彦威 《人文地理》1999,14(1):6-10
本文从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活空间结构两个方面,对中、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进行了对比,并从职住关系的视角解释了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62.
李兆中  甄峰 《人文地理》2019,34(6):53-61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城市生活空间质量成为居民、学界与政府关注的焦点。采用多源数据,拓展了已有城市生活空间质量的评价维度与评价方法,从舒适性、便利性、健康性、安全性、社会性五个维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以南京为例进行了生活空间质量评价并识别其空间分布规律。实证分析表明:①南京的城市生活空间质量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异。高质量生活空间呈现明显的等级集聚特征,主中心位于核心区周边1-3 km的圈层,低质量生活空间总体分布较为分散。②在构成生活空间质量的五个维度中,舒适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质量呈现由城市中心向外围递增的趋势,便利性的发展质量呈现由城市中心向外围递减的趋势,健康性受城市环境质量分布趋势的影响,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安全性的高值集聚不显著而低值集聚于城市中心区。  相似文献   
63.
仪式活动是集体记忆、象征空间与地方认同建构源头,因其研究有助于揭示城市各空间尺度内的公共生活竞争的内在机制,因此已成为西方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命题;但此类以仪式活动为视角,揭示集体记忆、象征空间建构过程及其机制的研究,在国内极少。鉴于其研究重要意义,文章以南京大学校庆典礼为例,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访谈等多种定性与定量方法,探讨了自上而下的仪式活动,即校庆建构集体记忆、象征空间、地方认同的过程及其机制,为校园特别是新校园或扩建校园的纪念物建设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
朱菁  董欣  贺建雄  潘湖江 《人文地理》2015,30(3):118-124,49
为解决早晚高峰交通拥堵问题,有必要研究居民通勤特征,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参考。本文以西安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分层随机抽样法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与东部类似城市北京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西安居民通勤以公共交通为主,但地面交通中私家车高于公交车;通勤时间反映职住分离程度低于东部;以内部通勤和内向通勤为主,同时,运用引力模型对通勤流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进行计算,发现通勤流反映城市空间结构为单中心,在分析通勤特征背后原因的基础上,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治堵建议。  相似文献   
65.
Modern assessments of a well-known sign in a Shanghai park that stated “Dogs and Chinese Not Admitted” have established that the dog aspect of it was not true, but the sign remains highly visible in the Chinese historiography of Western imperialism. Such reassessments do not seem to recognize that the sign might have meant something considerably different to Chinese and foreigners in late Qing Shanghai than it would have in later periods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Dog–human relations had changed through a mix of two processes: dog-keeping as a social practice and the challenges of rab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urban space. Under the rule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animals, health, and imperialism converged in th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to destabilize the traditional roles of dogs and introduce modernity through the disciplining of both animal and human bodies and the demar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new urban spaces.  相似文献   
66.
魏冶  修春亮  王绮 《人文地理》2014,29(3):83-88
以沈阳市为研究案例,借鉴国际著名团队POLYNET的研究经验并加以改良,进行了空间联系视角的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实证分析。分别从人口密度分布、就业-居住空间联系网络与企业空间组织网络三个维度来识别沈阳市的人口中心、就业中心与产业中心,综合分析这些"中心"得出四点结论:①城市核心区就业与居住中心构成十字交叉的内循环结构;②浑南新区次中心特征颇具雏形;③外围人口中心、就业中心与产业中心错位发展;④沈阳市呈现不均衡的多中心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67.
周培勤 《人文地理》2014,29(3):63-68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女性主义思潮与人文地理学研究相结合,致力于揭示和消除"男造环境"中的性别歧视,尤其是女性在空间和地方使用上面临的种种限制,从而开始了女性主义地理学的发展。本文对国外近几十年来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进行系统回顾,探究这一学科兴起的具体学术渊源,分析和评价它的主要的研究路径和成果。论文最后从三个方面展望在当下中国发展这一学术领域的前景,认为它将会有助于:①拓展性别分析的交叉性;②实践女性主义知识生产的位置理论;③为性别主流化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68.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人作为信息化的主体,随着移动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通信设备的日益普及,人们在网络中遗留的带有地理空间信息的大规模"痕迹"成为重要的研究数据,并开始被地理学者广泛关注。本文尝试通过借助新浪微博,引入位置服务签到大数据分析南京市区活动空间的总体特征通过与基于城镇人口的空间等级对比研究发现活动空间等级的依赖与极化并指出信息时代下距离的二重作用是导致空间极化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9.
‘The terrible twos’ are often described as a time of ‘gaining control’, usually thought of as adults asserting control over children, who learn to control themselves. However, toddlerhood is as much about children learning to take control for themselves.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detail something of the social geography in the toddler room of a Scottish nursery, considering both styles of adult control and the ways in which toddlers attempt to appropriate and reconfigure space and time for themselves. That is, the ways in which space and time are negotiated in the course of day-to-day nursery life.  相似文献   
70.
唐长安商业空间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长安城市外商业点空间分布、存在时间和经营业种的分析,重新认识长安城商业空间发展演变的特点。早期都城的商业空间形态呈封闭对称的双核心结构,中唐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商业点突破市坊限制,在朱雀街东以皇城景风门外诸坊和以东市为核心的部分坊里内相对集中分布,形成了以东市为核心的商业区,在朱雀街西则分布较少,在外城城关处仅有零星商业点的分布,没有形成综合性的商业功能空间。所以唐代中后期长安城商业空间形态表现为“一核、一区型”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