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78篇
  免费   130篇
  10108篇
  2025年   15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442篇
  2019年   373篇
  2018年   429篇
  2017年   377篇
  2016年   395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1149篇
  2012年   649篇
  2011年   520篇
  2010年   429篇
  2009年   482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531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489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在和平建国及收兵权的基础上,宋初统一战略中,和平统一的设想前所未有地突显出来,在战略中广泛实施,并在一些地方大获成功。出现了在武力威胁下不战而降的荆南模式;没有直接的军事威胁,但朝廷做出过明确的归顺要求,最终主动归顺的吴越模式;既没有任何军事威胁,朝廷甚至也没有做出明确的或暗示的归顺要求,自觉纳土的漳泉模式。宋政府英明的统一战略和高超的政治手段,为国家的统一和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分裂时期提供了和平统一的可行性,值得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22.
刘太兵  张晓燕 《攀登》2007,26(1):129-132
笔者在查阅和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近20年来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模式”提法的由来与认同,社会主义模式的内涵、类型与社会主义特征和本质的关系以及研究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整理。  相似文献   
123.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继承秦汉杂述及地理志书的基础上,进入了中国古方志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的繁盛阶段。在国家分裂,朝代更迭的背景下,各种方志层见错出。计有:"记"、"志"、"录"、"传"、"赞"、"图"等多种体例的方志,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一现象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点有紧密的联系,结合时代特点来考察此一时期的方志,才会在总体上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4.
从真山出土玉器谈吴国的琢玉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真山大墓出土了一批春秋时期的玉器,系采用多种琢玉技法所形成,显示了2000多年前吴国工匠高超的琢玉水平。  相似文献   
125.
胡适在20世纪中国庄学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尝试运用西方哲学体系研究<庄子>,推动了庄子研究范式的转换.胡适对庄子人生哲学展开了激烈批判,对庄子反科学主义思想既有所批判,又努力挖掘庄书中所包含的生物进化论思想.最近20余年来,庄子研究范式又得到了新的救正.  相似文献   
126.
韶乐探源:苗蛮文化对中原早期文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学界都认为韶乐是中原早期发明的礼乐制度.与处在蛮荒地区的苗蛮化并无关系。但根据可靠献.隋置韶州得名于韶石,韶石得名于韶乐.可知粤北地区的古化当与韶乐有联系。如果进一步探索.先秦献所载帝舜奏韶乐的传说和夏启舞九韶的“天穆之野”都在今湘南、粤北的南岭地区,韶关石峡遗址出土的6人舞蹈实物显示这一地区的先民早在5000年前左右就对乐舞情有独钟。因此.韶乐当是中华明初期南北方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是南方苗蛮化对中原早期明的形成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7.
南外宗正司是宋代管理外居宗室的机构。宋金交战,为躲避战乱,它辗转迁入福建泉州。南外宗正司的机构非常健全,宗室在闽蓬勃发展。南外宗正司的入闽,对提高泉州乃至福建的历史地位以及促进福建经济文化的繁荣均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8.
由于桧国微小,《诗经·桧风》在春秋时代就不受人重视,后人对《桧风》四首诗的主题解释也往往含糊其辞、牵强附会。本文运用组诗研究的方法,把这四首诗联系在一起分析,认为《桧风》创作于东周初年郑武公灭桧之后,它是一组桧遗民抒发亡国之痛的诗篇。  相似文献   
129.
邵晋涵是浙东学派的后起之秀。他在古籍整理研究方面主要成就有四:一是撰写了《尔雅正义》,订补了前人注疏的阙误;二是将散伏已久的《旧五代史》辑编成书,并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辑佚方法和经验;三是撰写了诸史提要:四是为重修《宋史》作了一定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30.
长期以来,《古关键》一书都被认为是吕祖谦所编撰。本以清徐树屏冠山堂刻本里所收无名氏的跋语为证,并通过对该书所选录的作家作品和其评论之间所存在的明显矛盾的分析,说明它很可能是先有人选录完毕,吕祖谦对之加以批论评点,再由南宋蔡子作注而完成的,并指出弄清这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