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7篇
  免费   33篇
  160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影响晚清西方来华传教士宗教旅游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金刚  杨桂华 《人文地理》2007,22(5):114-117
本文从旅游的视角,认为西方来华传教士的活动是一种宗教旅游活动,论文选取西方传教士大规模进入我国的晚清时期作为研究时段,根据旅游系统三体论的思路,对晚清西方来华传教士宗教旅游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影响晚清西方来华传教士宗教旅游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其一是西方传教士旅游客源地的文化和经济因素;其二是中国作为西方传教士旅游目的地的政治开放、宗教政策以及安全保障因素;其三是西方传教士从其客源地到中国旅游目的地之间及其内部的交通因素。  相似文献   
952.
旅游系统的空间分层拓扑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系统,因此掌握旅游系统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就十分必要。本文结合图论及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知识,联系计算机网络中的分层理论,提出旅游系统要素分布的空间分层拓扑结构。通过对陕西省的旅游景点、交通线路、客源地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分析,将旅游系统的空间拓扑结构分为客源地层和景点层两层。并利用旅游空间分层拓扑结构对陕西省的旅游景点、交通线路、客源地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初步提出了分层空间旅游系统的计算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53.
我国草原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已有草原旅游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地域、研究方法的分析,认为现有的草原旅游研究内容多集中于开发研究,地域集中,定性方法居多,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后草原旅游研究应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加强总结,方法多样化,并关注几个重要问题:①草原旅游差异化的开发与科学文化内涵的提升;②草原旅游中相关利益群体的研究;③草原旅游市场与游客行为的研究;④草原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54.
旅游城市本地居民环城游憩偏好:杭州案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必虎  伍佳  党宁 《人文地理》2007,22(2):27-31
杭州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在市区内外都有大量的游憩用地。本文详细阐述了影响居民在内城游憩和环城游憩间进行选择的作用力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杭州本地居民环城游憩的行为及偏好特征。并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检验总结出杭州本地居民对环城游憩产品类型、游憩时间、目的地区位的偏好规律。同时,不同时间约束条件下居民对环城游憩目的地的区位偏好也会呈现明显不同的倾向。最后,对游憩选择与偏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55.
旅游者对广州饮食文化景观形象感知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食在广州\"已成为一个集味觉享受、视觉感受和听觉冲击于一体的广州形象的宣传口号,成为广州吸引外地旅游者的重要品牌。通过对外地旅游者的抽样调查,探讨旅游者对广州饮食文化景观的形象感知特征,结果表明:①广州整体旅游形象中,购物突出,饮食居次;②传统美食和饮食习俗受偏爱;③旅游者注重餐馆的用餐环境和服务,总体上对餐馆表示满意;④广州饮食的多元化特征在旅游者感知中表现明显。旅游者对广州饮食文化景观形象感知特征对于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广州饮食文化景观资源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56.
霍云霈  杨新军  张兴国 《人文地理》2006,21(2):28-31,27
文章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和洛仑兹曲线,分析了1997和2002年我国五星级宾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根据我国入境旅游业空间格局演变状况,借助二次项回归和等级相关性指数,探讨了五星级宾馆供给状况与我国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内在关联性,结论显示:我国五星级宾馆受入境旅游业影响明显,空间供给变化趋势与入境旅游业发展态势相似,北京、广东、上海三大入境口岸高档旅游饭店供给的绝对优势地位正在改变,初步形成东南沿海高供给带;最后,以各省区五星级宾馆数为基础,借助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建立了五星级宾馆建设的经济函数,为宾馆建设、化配置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57.
陈德广 《人文地理》2006,21(2):12-16
通过对56篇中国旅游地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和76篇北美论文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滞后于北美,但中国博士论文增长速度快于北美;北美论文选题视野宽泛而中国论文选题视角比较狭窄;北美旅游地理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学科本位特征比较明显,而中国旅游地理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实践驱动比较突出;由于中国和北美旅游业发展背景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或研究者对旅游地理问题认识的差异使其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倾向有明显不同,即使在同一时期也有不同的研究热点。在北美,旅游影响研究和旅游景观/形象/感知研究是两个长盛不衰的课题且涉及的论文数量最多;在中国,涉及最多的研究领域是区域旅游开发/发展和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958.
99世博会对昆明城市形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使用问卷调查数据,从世博会的形象、世博园与昆明的形象、世博园在潜在游客中的形象位置、世博园在昆明景区中的相对形象地位等四个方面研究'99昆明世博会对昆明城市形象的影响问题,通过量化研究,得出世博会和世博园都对昆明的形象产生了较好的推动作用、世博会结束后世博园的形象与世博会的形象认知产生了分离现象的结论,分析了世博园尚未成为来昆游客游览和旅行社组织旅游线路首选景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959.
旅游服务感知评价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以2004年7月10日-8月28日,对西安外国游客所作的1005份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在李克特量表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服务感知的框架模式和量化评价模型,并以西安为实证,把外国游客按照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类,对西安旅游服务感知情况作了对比分析,探讨外国游客对西安的旅游服务感知量化评价,从中揭示出当前西安旅游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60.
旅游规划公众参与的核心内容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兴柱  陆林  王群 《人文地理》2006,21(4):62-67,84
本文从旅游规划的公众参与角度入手,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旅游规划公众参与研究进展;围绕谁参与、为什么参与、参与方式、参与行为及参与时间等问题,初步探讨了旅游规划公众参与核心内容,即包括识别利益主体、分析参与决策行为、明确公众参与模式、确定主体参与阶段、选择合意参与方式等。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以加强和推动公众参与旅游规划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