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冯萍 《攀登》2007,26(4):133-134
侦查模式的改革,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追求刑事诉讼公正价值目标的体现。本文拟就我国侦查模式改革的走向以及与侦查相关法律的修改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2.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产权合理安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单纬东 《人文地理》2004,19(4):26-29
文章从目前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方式和存在的问题入手,认为仅仅以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村和生态博物馆等方式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形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保护问题。根据产权理论和文化资源的本质,文章提出解决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应从产权合理安排方面着手,改变以往不合理的产权安排.论述了合理的产权安排能从本质上解决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是处理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基本前提。提出只有让少数民族在文化资源开发中得到最大的利益,成为自己资源的真正主人,才能从根本上激励他们合理保护自己的文化资源,使民族文化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3.
为了回答如何判别旅游扶贫模式、旅游扶贫模式是否影响旅游扶贫效应等问题,提出了由区位—产业—文化组成的旅游扶贫资源多要素协同框架作为判别旅游扶贫模式的依据,以此为指导,利用访谈数据,将恩施州南部4县的22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划分为4种模式:优势景区依托模式、生态农业依托模式、民宿农家乐依托模式和民族文化依托模式。而后,利用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了不同模式扶贫村居民的旅游扶贫效应感知差异,结果发现:①不同旅游扶贫模式村居民对经济收益、经济成本、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的感知具有显著差异,说明旅游扶贫模式是影响旅游扶贫效应的因素;②与其他两种模式村相比,优势景区、生态农业依托模式村居民的旅游扶贫经济效益感知更高,同时经济、环境或社会成本感知也更高,表明旅游扶贫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较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成本。最后,提出了促进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工作改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4.
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探索和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魏峰群 《旅游科学》2006,20(2):30-34
历史文化名城记载着城市的发展信息、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典范,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今天,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成为闻名遐尔的旅游热点城市.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恰当的建设行为,从而导致历史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因此,必须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这一珍贵的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城市的旅游功能。本文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空间模式选择及管理体制建设等内容的阐述,对构建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5.
李晋宏 《人文地理》2006,21(5):19-21
人类营养生态状况在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显示着重要特征。人类营养生态学的空间特征揭示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营养结构的演变规律和为实现空间分布的平衡所进行努力的过程,对研究人类营养安全体系的形成和人类营养生态平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6.
Abstract

The research adopts the mobilities approach to examining the everyday experience of tour guides. Scholars tend to highlight guides as service providers and cultural brokers, whose activities and feelings seem to be subordinate to tourism consumption. In contrast, the research moves beyond the context of business and economy and seeks to resituate tour guiding in ordinary life. It draws on the ethnographic fieldwork in Sanya, a coastal city in south China, and adopts the methods of secondary data collection,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for data generation. Specifically, the research scrutinises how tourism mobilities are embedded into the production of local guides’ daily practices, emotions and feelings. Tour guiding is characterised by movement/stillness, instability and contested meanings. On working days, guides travel with tourists between scenic sites, receiving unstable income. The mobile work greatly shapes their everyday rhythms, social networks, familial lives and identities. On jobless days, guides are likely to confine ordinary practices to residence and suffer from deep anxiety. Immobilities arouse their feelings of inability and worries about the future, thus lowering their expectations of career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problematises the idiosyncrasy of tour guiding and underscores it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oduction of everyday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 thus giving a wider view on tourism work. In so doing, it also enrich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ity of tourism mobilities and contributes to the debate on the de-differentiation of tourism.  相似文献   
177.
乌镇模式作为中国古镇旅游开发的成功典范,其主题化发展的内涵值得挖掘和借鉴。本文借助迪士尼化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法解析乌镇模式与迪士尼化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地方视角揭示其背后的形成机制。结果发现:乌镇模式在主题化、混合消费、商品化、表演性劳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迪士尼化特征;产权统一是乌镇模式迪士尼化发展的重要前提与支撑;在遵循主题公园区位选址与市场运作逻辑的同时,在地文化与区域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以及古镇形象与古镇主题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乌镇模式形成的关键。最后,本文指出了国内古镇社区普遍存在复杂的产权问题,影响乌镇模式大规模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