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Societies today face multiple challenges stemming from the conflict between ‘market efficiency’ and ‘social welfare’ that are, in turn, the result of neoliberal policies affecting institutional legitimacy. Complex institutional logics associated with organisational responses are part of the early sociological debate about how organisations cope with established institutionalism in order to maintain legitimacy and survive. By employing an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and historical event sequencing approach, we aim to understand whether normative pressures can be understood to exert an influence of embeddedness and change. The paper analyses the emergence of Spanish contract archaeology after the 1990s. This new organisational pattern in the field of archaeology was a complex institutionalised process that gave rise to a new labour market. The economic crisis starting in 2008 has impacted this sector severely, to the extent that it is, at the time of writing, on the brink of extinction.  相似文献   
62.
Contemporary liberal governance requires constant access to a historical “reset” button, a simultaneous acknowledgement and disavowal of history. This is especially so in times of emergency or crisis; we are, supposedly, “all in this together.” The political economic institutions that facilitate this false solidarity—the anti-social contract—range from the mundane to emergency measures, but they share an origin in, and gain their legitimacy from, a key mechanism of liberal social life: contract. If contracts “settle” the past, what can build solidarity in the shadow of a past that cannot be settled?  相似文献   
63.
在中国城市郊区化与交通供求不平衡的发展趋势下,郊区居民出行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然而随着郊区生活愈多潜在问题浮出,刻画其在每日24小时尺度上的微观活动-出行模式的研究已不足以反映,需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出行研究。本文基于2012年北京市上地-清河地区居民日常活动与交通出行调查所获取的一周GPS与活动日志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与方差分析的方法,以一周为时间尺度,研究居民在出行基本特征、时间节奏与巡回模式的日间差异。研究表明,郊区居民日常出行主要受工作活动制约,在工作日与休息日出行活跃程度差异明显;工作日之间,郊区居民出行具有自调节性;休息日之间,郊区居民出行特征差异较大。此研究结果可为交通出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4.
王华  龙慧  郑艳芬 《人文地理》2015,30(5):106-110
以广东丹霞山断石村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分析旅游发展成熟阶段,非少数民族、景区依附型乡村社区旅游参与模式及其增权途径。研究发现,断石村在依靠丹霞山景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历程中,自下而上地自主构建了基于契约平等观的民主村治制度、土地征租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并基于契约信守观自主执行了这些制度,有效的控制和化解了外部干预和内部冲突,确保了村民真正参与到旅游决策、管理、经营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基本实现了政治、经济、心理和社会增权,为我国社区旅游实践提供了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契约主导型社区增权模式"。研究指出,断石村自我增权是嵌入于社区外部的和内部的双重制度环境下的行动结果,如何改革和完善现有制度以强化制度的强制性和制裁性,构建旨在促进社会增权的新制度,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5.
导游薪酬构成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导游薪酬制度是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本文以旅行社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专职导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导游薪酬的要素,阐述了导游薪酬改革所依据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导游薪酬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旅行社发挥对专职导游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马淑红 《攀登》2007,26(2):135-136
由于我国电子合同的立法刚刚起步,所以,其立法的内容还不够具体和全面,在实际工作中还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电子合同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7.
党宁  肖荟  李文明 《人文地理》2021,36(3):185-192
现有游客亲环境行为驱动因素研究大多从游客认知层面进行,鲜有对情感层面的探究,尚未明确情感因素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价值与机理,导致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解释和预测力度有限.为解析认知、情感因素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理,本研究以江西省婺源县6个景区为典型案例地,结合现场与线上调研,引入心理契约和自然共情概念,尝试构建"情感—认知"...  相似文献   
68.
对酒店管理合同受托方激励约束机制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勇 《旅游科学》2007,21(1):40-45
本文从对酒店管理合同受托方激励约束问题的由来入手,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对酒店管理合同受托方激励约束机制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构建对酒店管理合同受托方激励约束机制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基础体系.  相似文献   
69.
曹睿  张璟 《人文地理》2011,26(5):121
本文试图作水上旅游者满意度测量的初步研究,以期从游客感知角度评判城市水上旅游的服务质量和瓶颈问题。论文基于期望差异理论并参考满意度测评的通用方法SERVUAL量表,提出由"水上旅游满意度指标分类系统"和"水上旅游满意度指标评价系统"两部分构成的满意度指标体系。论文以黄浦江游览为例,采用结构化问卷随机调查法,得出量化的黄浦江游览满意度及其指标。论文认为游客对黄浦江游览的现状总体上说已经达到基本满意的状态,论文进而分析了9个强优势细分指标、11个劣势细分指标、2个潜力细分指标和1个问题细分指标。  相似文献   
70.
双休日休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赵振斌 《人文地理》1999,14(4):46-49
本文对双休日休闲旅游性质及其市场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一旅游形式在当前我国国内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旅游动机回归自然趋向明显,市场具有范围有限、组织化差、基本消费为主、淡旺季不明显等特征,最后,提出了双休日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