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71篇 |
免费 | 107篇 |
专业分类
837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69篇 |
2022年 | 133篇 |
2021年 | 119篇 |
2020年 | 345篇 |
2019年 | 256篇 |
2018年 | 310篇 |
2017年 | 279篇 |
2016年 | 299篇 |
2015年 | 198篇 |
2014年 | 216篇 |
2013年 | 944篇 |
2012年 | 551篇 |
2011年 | 450篇 |
2010年 | 355篇 |
2009年 | 419篇 |
2008年 | 420篇 |
2007年 | 471篇 |
2006年 | 477篇 |
2005年 | 436篇 |
2004年 | 356篇 |
2003年 | 348篇 |
2002年 | 262篇 |
2001年 | 186篇 |
2000年 | 205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语言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重要的人文地理表征。新世纪以来语言景观日益引起语言学家和地理学家的关注和重视。1997年西方社会语言学家首先提出了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定义,21世纪以来涌现出大量城市语言景观研究成果;国内语言景观主要集中在城镇书法景观的地理学研究,主要包括书法景观与城镇景观的关系、书法景观的空间属性、书法景观的人地关系等。论文从三个方面对城市语言景观进行了评述。最后从语言地理学视角,对未来城市语言景观重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认为城市语言景观将可能成为语言地理学深入研究的有效途径和新方向,尤其是在城市象征空间塑造及其地方建构中语言景观研究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92.
结构稳定性是评估文物安全的重要方面。三星堆二号坑出土1号青铜树体量庞大、结构复杂,且存在腐蚀、裂纹等危险因素,为了充分记录、评估其保存状况,本研究在原始几何形状和内部构造的基础上,利用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建立其几何模型和数值模型,并估算出青铜神树的质量分布和质心位置等无法实地测量的数据,并使用有限元方法,从应力和位移的角度分析青铜树的静置状态下的安全性。经过有限元模拟和材料力学简化计算,发现龙身和树干连接处、树枝根部应力较大,是易受损区域。 相似文献
93.
94.
为做好蓬莱小海2005年新出土三艘古船的脱水保护工作,采集了2.3号船的船材、两船之间地下水、船下淤泥和近海海水样品,委托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检测了样品中主要离子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木材和淤泥中的主要离子含量远远高于海水和地下水中的;木材腐朽的程度愈严重,其离子量含量也愈大。测试数据和方法对今后古船脱盐和脱水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为了克服目前利用抗拉强度分析方法检测古丝绸老化强度的缺点,通过对古丝绸抗拉强度分析,利用电子天平的称量精度和记录、显示功能,结合控速、控力和固定试样的机械部件,对测定仪的机械、电路、软件部分进行了设计,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古丝绸强度测定仪。用古丝绸强度测定仪对古丝绸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古丝绸强度测定仪能很好地测定古丝绸的抗拉强度。该仪器为定量测定古代丝织品老化程度提供了一种较为精细的手段。 相似文献
96.
基于富集在铜料中而保留其母矿信息的元素可以用于示踪青铜器的矿料来源,为了解郑韩故城青铜器的矿料来源,利用ICP-AES方法对郑韩故城出土东周时期青铜器的微量元素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21个青铜器样品微量元素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推测可能具有相同的原料来源。与小双桥遗址出土青铜器的微量元素特征进行对比,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从商代中期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地区的原料来源发生了改变。研究结果可为研究东周时期这一地区铜业发展状况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7.
甘肃木器代表了我国汉代雕刻技艺的最高水平。糟朽是甘肃木器的典型特征,通常纤维素降解度高达50%;甘肃木器因材质固有的木材属性及缺陷性,对环境中的湿度、湿气和水分较为敏感,容易引发“湿胀干缩”效应,致使器物后期不易保存、保护。如何对糟朽木器安全状况进行科学评估,是当前基础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针对目前评估技术中存在的弊端、难题,本研究通过对评估方法、方式的深刻剖析,对木材材质特征及属性分析,对衡量及表征材质形态与结构变化相关物理参数的梳理;应用现代分析仪器及其成熟分析技术对采集试样进行了形貌观察和测试数据分析;研究表明:胎木含水率作为影响糟朽木器结构与形态稳定的决定因素,是安全评估的唯一衡量指标;胎木容重值、纤维结晶度与纤维降解度作为材质物理化学性能综合考量的表征参数,均客观地反映了材质质量或状况的实际变化情况,可作为量化评估参考指标;确定胎木含水率的安全变化范围为9.3%~14.3%,安全波动幅度为±5%。依据上述结果,制定了糟朽木器安全评估的相关界定标准:1)胎木含水率在安全范围、幅度内波动、变化时,表征参数物理量变化轻微,器物则处于安全区;2)胎木含水率超出安全范围变化时,且波动频率频繁,往往会持续引起容重值变小、纤维结晶度降低、纤维降解度增大,造成胎木的形态与结构发生严重改变,致使器物处于危险区;3)胎木丧失维持自身平衡效应的能力,致使表征参数物理量变化值极度异常,尤其当胎木素含量达到85%时,纤维素几乎完全降解,器物则已处于濒危区。最后,综合、梳理分析结果,设计、创建了科学、规范的糟朽木器安全评估技术构架,该技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特点是重数据、重证据,提升、强化了科技含量,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98.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和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这既为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阐述了知识经济的基本内涵,分析和预测了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发展的若干趋势,并指出在新形势下,城市地理学只有开拓进取,积极创新,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学科的研究理论、内容与方法,才能在知识经济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9.
知识经济是21世纪的主导经济。新经济的出现必然会给人类的产业活动带来深远的影响。作为经济活动载体的经济地域必将伴随着这种影响发生深刻的\"变革\"。最终引起经济地域景观形态的全新变化。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地域空间结构(即其核心、外围、网络及三者组合关系)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的变化将使得经济地域的外观形态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给世人。本文在明确经济地域景观形态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知识经济带来的经济地域景观要素及其组合关系的新变化作了较系统地阐述。进而对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地域的景观形态作了定性、定量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0.
为了研究刚出土的青铜器在新的环境中的发展变化情况,在宝鸡眉县27件国宝级西周窖藏青铜器出土一年半后,对这批器物出土前后的锈蚀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并对每一器物的锈蚀产物进行了系统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这批青铜器腐蚀类型主要为封闭环境中的大气腐蚀,主要产物为碳酸盐和氧化物。但同时在其中一个器物上发现了氯化物类有害锈成分,分析认为,出土前后环境的变化是有害锈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