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46篇 |
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17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68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87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144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79篇 |
2009年 | 78篇 |
2008年 | 108篇 |
2007年 | 96篇 |
2006年 | 104篇 |
2005年 | 92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59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63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区域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持续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现实选择。文章概述了持续发展的涵义实质及现实意义;阐明了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与战略目标;论述了实现持续发展的区域开发。认为持续发展是区域开发中各种因素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区域开发建设要满足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区域开发政策的制订也要把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山东省各市经济环境协调度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在阐述了经济环境协调度的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经济环境协调度的指标体系、模型和计算方法,并对山东省17市的协调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山东省的实证分析,发现山东省经济环境协调度整体上处于基本协调的阶段,经济发展大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环境协调度与经济发展阶段符合\"U\"型曲线,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二类区协调度最低,位于曲线的谷底,说明产业结构对协调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996.
山东省旅游化发展水平的测度及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化是立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面向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对旅游产业做出的全面升级。目前,旅游化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与主要动力,根据旅游化的内涵构建旅游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山东省2001-2011年旅游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山东省旅游产业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对旅游化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在对山东省旅游化发展水平时空差异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将山东省17地市划分为4种类型,青岛为旅游化快速发展型,烟台、威海、日照为旅游化较快发展型,济南、泰安、淄博、济宁、潍坊、临沂为旅游化缓慢发展型,枣庄、莱芜、东营、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属于旅游化滞后发展型,并根据各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加速旅游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1000.
地域传统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理性思考——以徽州文化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关系密切,地方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同时对现代旅游的发展存在极大的促进和制约作用。本文以徽州文化为实证,主要从负面效应上阐述地域传统文化对黄山市这一发展旅游条件优势显著的地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不利影响表现和形成机制,并指出要充分认识徽州传统文化体系中先进性和滞后性,特别是文化深层面上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怎样继承、发展、超越传统文化,克服陈旧意识,转变观念,不断创新,营造先进的文化环境,为地方旅游发展培育强劲的文化内动力,实现黄山市\"旅游二次创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