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7篇
  免费   27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475篇
  2019年   388篇
  2018年   464篇
  2017年   431篇
  2016年   493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1353篇
  2012年   802篇
  2011年   732篇
  2010年   587篇
  2009年   661篇
  2008年   678篇
  2007年   792篇
  2006年   760篇
  2005年   731篇
  2004年   556篇
  2003年   508篇
  2002年   416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317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From the middle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until the early 1950s, architects, planners and designers in Britain made an unprecedented investment in reforming the built environment as a means to ensure a stable and secure post-war society. This essay considers the importance of movement, trajectory and repetition within this reconstruction vision and how the organisation of these things provided a basis for imagining a new form of consensual urban community. The essay begins by exploring how the County of London Plan (Abercrombie and Forshaw, 1943) and the Greater London Plan (Abercrombie, 1945) articulated a set of spatio-temporal logics, based on the prescribed trajectory of the individual embedded within a programme of quotidian repetitions. These logics suggested that urban space could be built to foreclose the possibility of historical conflict. The essay then explores the material design of two post-war exhibitions, Britain Can Make It (1946) and the Festival of Britain's South Bank Exhibition (1951), which offered visitors an experiential taster of what these new urban choreographies would feel like. To end, the essay explores the recurrent figure of the atom within post-war public pedagogy. Within this briefly ubiquitous mechanistic image lay an unacknowledged assurance about how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of movement and repetition sustained the material world, just as these things were being invoked to secure London's position across a range of scales from the local urban neighbourhood to the post-war Commonwealth.  相似文献   
942.
江西靖安县李洲坳东周墓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洲坳东周墓葬位于江西靖安县水口乡水口村李家自然村,是在2006年12月30日偶然发现的。在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这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田野工作于2007年1月6日正式开始,至10月25日基本结束。目前,墓葬出土文物的清理工作还在继续。现将该墓发掘的基本情况和一些初步认识简要介  相似文献   
943.
体育活动,是人类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不断创造、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现代社会如此,古代社会也如此。古代体育活动,既是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为现代体育的发生和发展奠定了历史的基础。中国古代体育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  相似文献   
944.
考古发现与唐宋时期的体育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体育活动,自秦汉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潮之后,经过魏晋南北朝的一段沉寂,到唐宋时期又出现了中国古代体育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鼎盛时期。自唐伊始,随着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再次形成和发展,社会生活趋于稳定,有力地促  相似文献   
945.
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东晋南朝的铁甲和皮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6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组成的考古队在南越国宫署遗址的两口水井内清理出东晋南朝时期的铁甲和皮甲各1件,铁甲有53片形状不同的甲片,皮甲应为马甲上的胸甲。这类铠甲的出土在岭南属首次发现,同时也填补了这一时期铠甲资料的欠缺。  相似文献   
946.
云冈石窟主要雕凿于北魏中后期,分为三期。第一期及第二期造像为太和改制以前流行的佛衣,多沿袭印度传统,其中勾联纹覆肩袒右佛衣可能是在云冈形成的样式。第二期太和改制以后及第三期盛行的佛衣,偏重汉地传统,大概多与南朝的影响有关。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早期洞窟中流行勾联纹覆肩袒右佛衣,推测两地早期洞窟中佛像始凿的时间不早于云冈第一期。北魏迁都洛阳后,云冈的佛衣在龙门石窟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947.
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图书馆收藏的一套50幅的中国瓷器烧造图,是18世纪上半期绘制于广州的早期外销画作品,由瑞典东印度公司首任大班坎贝尔从广州购回,是目前所知的数量最多的一套瓷器烧造图。这套广州外销画的早期图册,为我们了解早期外销画的发展、早期中瑞贸易史、瑞典早期远东科学考察史以及中国瓷器生产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图像资料,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948.
笔者在对汉代玉器进行综合考察时,发现在丧葬、佩饰、日用及陈设用玉中,有许多玉器无论造型或纹饰都有一定的辟邪厌胜之意。本文通过对这类玉器的研究,试图从玉器角度分析看待当时社会流行的辟邪厌胜思想,辟邪厌胜意义也是汉代用玉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49.
万方安和是清代皇家离宫圆明园中独具特色的园林景建筑之一,其主题以万字房为重心,十字亭为结点,一字长楼山高水长为回应,形成山环水聚、万年如意的园林宫殿形局。其经营意象援引佛教宇宙图式、兼及禅宗沩仰宗风"圆相"奥旨,同时溯源汉地明堂,既是对"圆明主题"的进一步深化,又是雍正皇权极度膨胀在造园理念方面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950.
近年发掘的北赵晋国墓地为研究西周考古、历史等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该墓地中出土的大量铜器,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涵盖很多方面,但仍有若干问题悬而未决,北赵墓地中墓主身份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