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3篇
  免费   19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406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354篇
  2017年   313篇
  2016年   369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1065篇
  2012年   647篇
  2011年   577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522篇
  2008年   520篇
  2007年   624篇
  2006年   610篇
  2005年   594篇
  2004年   474篇
  2003年   429篇
  2002年   330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乔松林 《安徽史学》2015,(3):151-156
胡适对《韩非子》等法家著作的篇章真伪进行了考辨,并用近代的观念阐释法家思想。他将法家思想和西方法学相关联,用进化的观点对法家思想进行了解读,并从逻辑学的角度考察了法家的法治思想。胡适在法家思想研究中所创立的学术研究范式及其表现的学术精神,使其在近代诸子学研究转型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2.
奚庆庆 《安徽史学》2015,(4):120-131
新中国建立前夕,鉴于英美在华的利益侧重点、外交传统以及与国民党及其政府的历史关系存在不同,两国在对华政策上出现分歧,最终在诸如是否撤出中国、是否对新中国实施贸易管制以及是否打破国民党对上海的封锁等系列问题上立场迥异,争执激烈,并最终各行其是。根本而言,这是英美经通盘考虑后从自身利益出发所做出的政策抉择,同时也是两国不同的外交传统在对华政策层面上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3.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京政府认识到抗战将是持久战,持久抗战的关键之一在于农村能否持久地提供支持。因而,维持和发展农村经济就成为坚持抗战的重要一环。而维持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又在于是否能够为农村提供金融支持。本文以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有关资料为中心,特别是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农业经济系所作的农村金融调查资料,辅以其他史料,对1939年至1944年间国统区15个省的农村金融借贷、放款利率、放款期限、借贷办法、放款机关等情况进行具体考察,分析和观察其成效与特点,并与抗战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以期对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农村金融发展和演变情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4.
明代年例银制度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一项军事供给制度。宣德十年(1435)首先出现京运银,历经景泰、天顺时期,京运银两中有一笔银两开始向"岁例"发生制度性转变的趋势;成化、弘治之际,"常数"、"岁运"、"岁例"、"年例"、"年例银"等名称的出现是这笔京运银两制度化发展的结果,标志着明代年例银制度的初步形成;嘉靖十六年(1537)年例银一年一发的规定以及年例银会计预算制的出现,意味着明代年例银制度的完全确立。年例银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改变了明代国家的军事供给体制,是明代军事财政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15.
1—5世纪初,无论是统一王朝时期,还是王朝分裂、政权频繁更替时期,高句丽对中原王朝和北族政权都采取积极朝贡的姿态,朝贡活动呈现出单向、双向、多向的变化,先后向十多个王朝和政权进行朝贡。随着政治形势和朝贡对象的变化,高句丽朝贡活动的目的及其与朝贡对象的关系也有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6.
一场甲午战争,使东亚海权格局剧变,由此构成中日两国命运变化的历史拐点。战前,中日两国面对西方殖民扩张的相同遭遇,展开了近30年的海军现代化建设,并在互为敌手的竞争中日益凸显于以英国为主导的东亚海权格局之中。然而,不同的战略选择决定了不同的命运,甲午战争用血与火诠释了海权与海防的本质区别及其决定性影响。正因为战败后的中国已完全置身于东亚海权格局之外,再次陷入有海无防的境地,导致海权得以坐大的日本推行"大陆政策"更加有恃无恐,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走上独霸东亚之路。  相似文献   
117.
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北方战事,给包括租界在内的上海及江南民众日常经济生活带来巨大恐慌。身处纷乱的惊惧不安和经济萧条的切实威胁,社会各界普遍企望北方战事早日平息,不致蔓延到南方,这种社会心理氛围,是"东南互保"得以产生和推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8.
明朝初年,国脉皆仰东南,为解决南方粮财物的北运问题,宋礼和白英受命组织修建了大运河山东段南旺分水枢纽。该枢纽主要包括引汶济运、导泉补源、设立水柜和置闸节流四个组成部分。其中,引汶济运是工程之重点,包括戴村坝、小汶河、南旺分水以及配套工程等四个子系统。这些水利设施组成一个和谐的系统工程,保证了该段运河的水量稳定充足,从而实现了大运河500余年的正常通行。南旺分水枢纽代表了我国古代运河水工的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经典范例。  相似文献   
119.
Women's everyday experiences in war remain occluded; moreover, the bodily impacts of war remain hidden, masked by masculinist accounts of warfare that too often glorify heroic male combatants. In this article, we contribute, first, to the ongoing project to understand violence in everyday life and, second, to the understanding, specifically, of women's experiences in warfare. We do so through a reading of the diaries of Dang Thuy Tram, a female Vietnamese doctor who lived and died in the Vietnam War. By drawing on feminist geopolitics, coupled with the insights from emotional geographies – and specifically, those of love – we focus on two main themes: the emo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death and life, and the care of life amidst pervasive death. We conclude that an emotionally grounded feminist geopolitics is necessary to challenge masculinist accounts that normalize, naturalize, and glorify war.  相似文献   
120.
In Germany a common narrative of the First World War could never be established. In the post-1918 period, explanations of Germany's defeat were highly contested between the political factions of the Weimar Republic. The subsequent Nazi tyranny, the Second World War and the Holocaust came – and continue – to overshadow any other event in German history. During the Cold War, the First World War was largely a forgotten conflict. In recent years,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as remained hesitant about embracing the centenary, but countless exhibitions, seminars, books and other media productions have brought this aspect of history back to public attention from late 2013, and with it has come a renewed public debate on war guilt.

在德国是不会有共同的一战叙事的。1918年以后,对德国战败的解释成为魏玛共和国不同的政治派别的战场。接下来的纳粹独裁、二战以及大屠杀,则让德国历史上的任何其他事件黯然失色。在冷战期间,一战差不多被遗忘了。近些年联邦政府一直对庆祝百年的事犹犹豫豫。不过2013年底以来,无数的展览、研讨会、图书以及其他媒体产品使得这段历史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关于战争的罪孽问题又起纷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