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63篇
  免费   32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568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532篇
  2017年   515篇
  2016年   577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1686篇
  2012年   874篇
  2011年   823篇
  2010年   659篇
  2009年   744篇
  2008年   782篇
  2007年   869篇
  2006年   846篇
  2005年   796篇
  2004年   607篇
  2003年   568篇
  2002年   482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366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腰坑墓流行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墓葬中,学者们多把对其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对这一葬俗文化起源问题的讨论上,并较一致地认为该葬俗最早起源于河南地区。本文对发现的有关材料进行梳理,围绕中原地区先秦时期腰坑墓的起源、用途、性质、发展演变等进行了分析,以澄清过去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认为,腰坑墓的葬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其起源亦非河南地区。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结合考古学与陶瓷工艺学的成果,在梳理唐宋之际南方白瓷生产情况的基础上,认为青白瓷起源于南方地区早期的白瓷生产,并不是仿照青白玉的结果。青白瓷的产生体现了南北瓷业技术的结合,繁昌窑可能是最早大量生产青白瓷的窑场。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1965年前后两个阶段美国中餐业的变迁,蒙特利尔公园市中餐业的兴起及影响,圣盖博谷地区中餐业更深刻、更广泛变化的阐述,本文分析了新一代华人移民在多元文化背景和与主流社会的磨合中,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包括饮食习惯在内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994.
从史学的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史料、方法、理论三个层面对马新中文源流“华人学”主体性建构可能性的探讨,得出结论,由于在研究方法和理论上的严重不足和匮乏,马新“华人学”的未来,只有在史料的发掘和解读的基础上,方能进一步发展自身的方法和理论。  相似文献   
995.
2006年7月~2008年8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的开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荥阳关帝庙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唐、金代墓葬数座,为了解当地唐、金代物质文化面貌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996.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黥城旦讲乞鞫案"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秦国司法制度中的复审程序。这种程序包括:重审程序的提起(乞鞫)、书面审理(视其故狱)、开庭审理(讯与诊)、复审判决(鞫之)以及善后处理(谓与誉)。  相似文献   
997.
以田野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生活习俗,以及华人社团的宗旨及活动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棉兰华人族群融入主流社会的程度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印尼棉兰华人族群目前已处于融入主流社会的进程中,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一个缓慢渐进的社会过程。这种融入是一个非强制性的行为,是双向的、群体性的运动,其程度和速度受时空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998.
渭水流域的史前陶窑可分为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期、庙底沟期、西王村期和龙山时代五个时期.从形制上来看,渭水上游地区的陶窑均为横穴式,接近于渭水中下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半坡和庙底沟期陶窑.渭水上游地区始终保持着以红陶为主的文化传统,而渭水中下游地区仰韶文化之后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客省庄二期文化,却一改红陶作风而大兴灰陶.陶窑结构和技术的改变可能是导致渭水上游和中下游地区自龙山时代开始陶器颜色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99.
福泽谕吉既是一位近代启蒙思想家,也是一个征韩侵华论的积极倡导者。这种“矛盾”性,取决于他要着力完成的两大任务:一是建立主权独立的近代化国家;二是以武威“大东亚秩序”来取代札教“华夷秩序”。前者诱因于西方“条约体系”下的“民族国家”理念;后者催生于颠覆东亚“朝贡体系”进而取中国而代之的百年夙愿。两大任务的显隐交替和互为前提,解释了《文明论之概略》与《脱亚论》之间的表层矛盾和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000.
春秋之时,史学作为学科远未形诸事实,然孔子历史思想与史学意识则多有表现。孔子伦理观念中蕴含着对人类社会共同体的认识;其以天人、古今、有道无道、文质等相对概念分析概括历史的变化;认同礼乐制度的不断完善,视其为人文的核心;重视君主及其道德在历史上的作用;敬鬼神而远之,以考量历史及其过程的途径去体贴天命,透散出历史理性;以文化传承者自任,整理、保存并阐发典籍;总结历史,以为救弊方案,体现出明道经世的史学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