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24篇
  免费   197篇
  15421篇
  2025年   23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610篇
  2019年   513篇
  2018年   555篇
  2017年   524篇
  2016年   595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438篇
  2013年   1702篇
  2012年   930篇
  2011年   836篇
  2010年   680篇
  2009年   761篇
  2008年   795篇
  2007年   884篇
  2006年   855篇
  2005年   805篇
  2004年   614篇
  2003年   580篇
  2002年   492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Abstract

Cave 17 or the cave library is located on the northern wall in the hallway of Cave 16 in Mogao Caves, Dunhuang. The murals on the cover layer of Cave 16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reason why the cave library was sealed. The transformation tableaux of the thousand Buddhas on the cover layer of Cave 16 seems to reflect the thought of the Final Dharma, which could be dated in the late Guiyijun period when Dunhuang was ruled by the Cao family. In 1052, the trend of the Final-Dharma thought flourished in the Liao Dynasty. With the frequent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he Guiyijun regime and the Liao, this trend came to Dunhuang and merged with the original thought of the Final Dharma in this region, which tremendously impacted the Buddhist community in Dunhuang. So the local Buddhist community made the transformation tableaux on the mural of Cave 16 and also transformed Cave 17 for storing Buddhist texts as a response to the coming Final Dharma. These activities seem to have led to the eventual sealing of Cave 17.  相似文献   
12.
商末黄河中游气候环境的变化与社会变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王晖  黄春长 《史学月刊》2002,2(1):13-18
新石器时代到商代黄河流域的气候属于温暖湿润期;商代后期气候出现厂干旱化,导致了古公亶父迁岐,文王迁程迁丰,帝乙帝辛时不断向南方发展;而商末的旱灾和饥荒是周武王克商的直接导火索,导致商周之际的改朝换代。商末气候环境的变迁对其时社会政治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3.
近代越南社会的政治制度日趋僵化和阮氏王朝统治者的因循守旧 ,历史上固有的家族和村社制导致了狭隘的价值利益观的形成 ,基督教在越南的传播和发展而滋生出的新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因素交相并织 ,妨碍了近代越南社会的整合 ,加剧了封建制度的危机 ,引起社会的急速衰退并最终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及其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五权宪法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中民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是晚清国粹思潮与孙中山对西方政治制度深刻认识相结合的产物。其理论来源是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政体分权制衡原则和中国封建政治制度中某些合理性因素,孙中山在革命实践中将其逐步完善,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孙中山始终不渝地实践着五权宪法,这种实践虽然在小范围内部分地取得了成效,但作为一种完整的整体构想却始终未获成功。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提出及其实践是对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政治思想的重要发展。是中国政治变革史上的一件大事,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上海高级服务性公寓经营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酒店公寓行业特点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结合特定公寓酒店的管理实践,论述了高级服务性公寓经营管理特点,为如何推动酒店公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第一手素材。  相似文献   
16.
西溪遗址文化遗存可分为早、晚两个时期,早期时代相当于马家浜文化早期,晚期相当于马家浜文化向崧泽文化的过渡阶段,其资料证明太湖西部地区史前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mage buried remains and appoint buried Hellenistic street system, and identify minerals and rock types of the ancient city of Nysa,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istorical sites of Turkey. This study used polarized microscope and confocal Raman spectroscopy (CRS)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 method, to identify the buried remains, rock types and minerals.  相似文献   
18.
金喆 《神州》2013,(35):162-163
致谢作为一种和谐性的言语行为,本质上是礼貌的,与道歉,命令,祝贺和许诺一样,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致谢同时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频率很高的一种言语行为。正确地表达致谢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本研究从理论上增进了我们有关致谢言语行为的知识,从实践上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9.
古代文献中著录的各种书画装裱浆糊添加成分中,有一部分具有防腐防霉的功效。本文利用浆糊药液琼脂培养基,对白矾、花椒、白芨、百部、丁香等添加成分进行抑菌效果评价,结果发现,白矾、百部有明显抑菌效果,花椒、丁香有一定抑菌效果,白芨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自其《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初出版之后一直在国内外史学界影响广泛,它认为明清以来的人口增长导致了长江三角洲植棉等经济行业的单位工作日劳动报酬的递减。鉴于史学界至今未有人从该书内部详细分析这一理论的实际论证过程,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指出它存在:一,植棉经济发韧于明代等诸多事实判定疏误或不当之处;二,抽样数据的数量严重不足等统计数据问题;三,植棉等经济行业的单位工作日劳动报酬因其单位产出价格的巨幅变动而无法简单比较等逻辑分析方面的问题。据此,本文认为该书没能有效证明过密化理论符合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历史发展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