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3篇
  免费   45篇
  4998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时空间行为研究为透视中国城市转型与发展提供了重要视角,但已有研究对中国西部城市关注较少、未能形成反映西部城市特色的结论。选取西宁市作为案例,基于2013年居民时空间行为调查数据及城市设施分布数据,分析居民时间利用、时空路径等时空行为特征及其与城市设施分布的匹配关系,以此补充微观行为视角下的中国西部城市研究,为中国城市时空行为方法论提供西部城市的验证。主要结论包括:①相比于东部城市,西宁市存在工作活动比例低、平均时长短,早通勤时间延后,午休返家,时间安排灵活等特点; ②西宁市与周边地区间存在具有高原地区特色的跨城市通勤和休闲行为; ③居民活动分布与城市设施布局存在一定的空间错位。  相似文献   
972.
冰雪旅游强调游客的身体素养与运动技能。以具身认知理论探索冰雪旅游场中的身体功能,并从微观视角挖掘冰雪旅游场与游客的互动关系,系统阐述身体文化空间的形塑与迭代过程。研究提出:身体在冰雪旅游场中承担着场域认知、具身体验与文化空间塑造等多元功能,游客身体的“在场”成为实现沉浸式旅游体验的客观要求。同时,游客自然地将身体嵌入到冰雪旅游场,在冰雪旅游心理场与物理场的营造中创造性地发挥着调节作用。伴随冰雪旅游地“多层次历时性的积淀”,身体文化空间逐渐实现“身体文化节点—身体文化轴—身体文化场”的转变,在身体内源驱动与外在技术的共同作用下,推动冰雪旅游场中的身体文化空间向复杂化、多元化迭代演化。  相似文献   
973.
李加林 《人文地理》1998,13(2):50-53
该文在对港口城市形态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港口城市形态的演变机制和河口港城市形态的演变规律。并且通过对宁波城市形态历史演变的实证分析,结合宁波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宁波城市形态的合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74.
田文祝  柴彦威  李平 《人文地理》2005,20(4):125-128
通过对约翰斯顿等人编著的《人文地理学词典》(第三版)的分析,揭示当今西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动态,指出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975.
刘小航  黄靖 《人文地理》2006,21(1):76-79
从城市结构、交通系统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对珠江三角洲和近畿圈两个城市群交通进行比较分析。指出珠三角交通存在城市交通系统供需不平衡,致使城市交通运输效率低下,进而制约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等问题。得出了要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交通的供求关系达到平衡,必须积极借鉴日本近畿圈的先进经验,合理调配交通系统中\"人-车-路\"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976.
辫线袄为元代流行的一种服饰,但现存于世的实物很少。文章详细分析了一件紫地缠枝花卉纹绫盘金绣辫线袄残片的形制纹饰及具体修复过程。根据该袄残存的盘金绣和腰部的辫线加工工艺,修复了右肩部日形刺绣、辫线及裙褶,并裁制了已缺失的下裳和双袖。该袄的修复方案体现了纺织品文物保护的可逆性原则。  相似文献   
977.
日照海曲汉墓出土的漆纱残片是目前已报道的山东地区考古发掘出土较为罕见的汉代织物遗存,也是整个山东地区较早期的珍贵丝织品实物资料。髹漆是中国优秀传统工艺之一,亦是中国古代流行的一种独特的织物整理技术。汉代在冠和履的制作过程中,使用漆的涂层,实现了现代织物整理类似的目的,即功能改性纺织品:使丝织品达到硬挺、坚牢和防水的目的。通过超景深显微观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检测方法对黑色网状结构残片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推断发掘出土的网状结构为:内部芯线为蚕丝,外部为髹饰大漆。大漆涂料中加入了朱砂等作为显色成分。特别根据激光拉曼光谱数据等分析,发现在漆纱工艺中存在钠长石作为漆灰添加剂的情况。通过对海曲地区所在胶东半岛的贝丘遗址分布进一步了解,研究大胆猜测并验证了漆纱的漆灰成分有可能源自对贝丘遗址的贝类遗存的利用,并为追溯人类早期对海洋自然资源利用及海洋地域考古、早期工艺物料的来源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78.
近年来,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城址开展了系统的植物考古工作,为了解辽金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的生业和消费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在城址金元时期遗存中,发现了极其丰富的植物遗存,包括十一种农作物,五十余种非农作物遗存。尤其是在城址中“一号街”为代表的古代生活区,植物遗存的发现尤为突出。这些农作物组合结构显示出以粟、黍为主的多品种旱作农业种植体系;非农作物遗存中则包含了大量可能的家畜饲草种子,为畜牧发展的程度和规模提供了重要线索;西瓜、亚麻等外来作物出现在了上京城的一般性民居,而大麻、葡萄属种子的特殊保存背景也为了解其利用方式提供了证据。通过与周边辽金时期已发表植物考古研究的比较,可以发现遗址等级、族群等因素对本地生业模式、农业种植结构选择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9.
黑龙江省东部城市密集区城市流强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在对现有城市流理论进行疏理的基础上提出强化城市流模型,依据城市流强度值的计算,将黑龙江省东部城市密集区的城市分为三级:城市流强度值较高的佳木斯,是该区域的集聚辐射中心,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流强度值中等的牡丹江,是区域次级集聚辐射中心,为次级区域性中心城市;鹤岗、双鸭山、鸡西、伊春、七台河等市有较低的城市流强度值,城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微弱,初步形成地方集聚辐射中心,仅为行政区中心。通过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分析,指出黑龙江省东部城市密集区目前存在城市流强度低、城市流强度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运用本文提出的强化城市流模型给出区域强化城市流的对策。  相似文献   
980.
水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严重水灾可能会酿成\"城毁人亡\"的悲局。历史上徐州饱受水灾之苦,特别是黄河决口南徙打乱了原本水系,使得境内水灾频仍,经济和社会发展受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城市的衰落。但另一方面,沂、沭、泗以及故黄河所带来的便利灌溉条件则促进了境内古代农业生产;而运河开凿又使徐州处于全国重要的水运枢纽位置,因此带来商贸繁荣、工业发展、人口集聚和城市兴盛。本文在对历史上徐州水系变迁、尤其是水灾频发及其产生原因作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境内水环境变化对徐州城市兴衰主要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黄河对徐州水系变迁和城市兴衰影响巨大,直接时间持续近700年;②良好的水环境对历史上徐州境内工农业生产、商品贸易和城市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城市的繁荣兴旺与农田水利的风调雨顺、水上运输的川流不息往往处于同一个时期;③建国后徐州境内水系得到逐步治理与恢复,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京杭运河(徐州段)实现全年通航后,其城市发展的水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打造山水生态园林城市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