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The presence of very large lithic artifacts at the Acheulian site of Gesher Benot Ya‘aqov is one of the site’s most distinctive and enlightening features. Basalt giant cores and their products, modified by a variety of core methods and found in association with different hominin activities, occur throughout the stratigraphic sequence of the site.  相似文献   
62.
63.
The presence of black-coloured bones in caves has been sometimes associated to the use of fire by humans, but more frequently the agent responsible for black colour is the natural deposition of manganese oxides. Manganese coatings were not usually studied once human action was discarded. However, they can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origin and the sequence of formation of a palaeontological or archaeological deposit.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manganese coatings that affect most of the bones recovered in the palaeontological site of Liñares cave (NW of Iberian Peninsula) together with other taphonomic marks. The manganese coatings are superimposed on other features previously exist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nes. In turn, the coatings can be affected by other agents that modified them totally or partially. The combin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ifferent taphonomic marks provides us with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the sequence where the different taphonomic processes were produced, as for example the intervention of carnivores in the disarticulation of some elements before the burial, the preservation of anatomic connections until after the burial of the carcasses, and the existence of reworking processes in some parts of the infill.  相似文献   
64.
瓦拉批驳《君士坦丁赠礼》的学术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辰峰 《史学月刊》2006,(3):98-103
《君士坦丁伪赠礼考证》是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劳伦佐·瓦拉1440年写成、1517年开始震惊世界的著作。它不仅为后来的宗教改革、政教分离奠定了舆论基础,也开创了从内部语文现象辨析古代文献真伪的新方法。但瓦拉并不是《赠礼》辨伪的首创者,他也没有奠定西方古文献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5.
乾嘉学者钱大昕与王鸣盛治学以考据见长,二者在历史地理领域的研究各有特点。钱大昕擅长运用缜密的考辨方法,致力于建置沿革的考证纠谬,成果丰硕。王鸣盛则重视地理考察,贯通古今史事,辨析形势险要,探究地理条件与历代兴亡、战争胜负的关系;同时又以《禹贡》为中心,将儒家经典中的重要篇章纳入地理考辨的范围,反映其学术研究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钱大昕与王鸣盛的考证成果及历史分析对近现代历史地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细密考证与归纳、概括的综合分析也具有方法论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6.
本文主要是对中华书局校点本《宋史》中的一些史实进行考辨,同时对《宋史》中的个别标点错误予以纠正。《宋史》是记录宋代史事的最权威资料,但山于其编纂仓促,流传时间亦久,难免有些失实之处。本文作者长期研究宋代文献,其作此文的目的,也是为使《宋史》中的某些讹误得以廓清。  相似文献   
67.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重要领导人物,在他的生前死后,或得加官进爵,或得追封头衔,使其职爵衔由初期的7个字发展到中期的19个字,直至死后追封到41个字。这些不同时期的头衔各有内涵,它既反映出杨秀清地位的变化,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太平天国历史的变化,对其细加考释,有助于加深对太平天国历史的理解。  相似文献   
68.
由于明朝官方所修国史失实,私家修史存在比较严重的曲笔、讳饰等现象,因此明中叶以来史学考据应运而生。首开史学考信风气之先的是王世贞,其代表作《史乘考误》是明代首部对当代史史料进行考证的著作。其后焦竑、朱国桢、张燧、朱明镐、谈迁、钱谦益等人在考史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失。  相似文献   
69.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收藏整理、王钰欣和周绍泉先生主编的<徽州千年契约文书>为徽学界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实属功德无量,然而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王、周二位先生整理契约文书的过程中,在立契人姓名、立契时间、契约内容等方面仍有些讹误和不足之处.本文对这些错误和不足进行逐一考校.恢复徽州契约文书的本来面貌,为徽学研究提供精确的文本.  相似文献   
70.
山东寿光市北部沿海环境考古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山东大学考古系等在山东寿光市沿海进行了一次环境考古调查和试掘,本次工作预设两个目的,即解决当地先秦时期考古文化的发展序列,以及探索遗址分布与中全新世海岸线变迁的关系。结果表明,寿光沿海地带的先秦文化序列为大汶口-龙山-商周时期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4000~221年间。再根据考古和自然学科资料,寿光沿海的中全新世海侵在公元前4500~前3000年达到最大范围,之后海面开始下降进入海退期,并在公元前2300年前后和公元前1400年间有过两次停顿期。这对山东北部沿海今后的环境考古将有重要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