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2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陆逊之孙, 陆抗之子的陆机, 在《辩亡论》中指出赤壁之战曹军的进军路线是:“浮邓塞之舟, 下汉阴之众”, 邓塞是今襄樊市市区; 与陈寿“公自江陵征备, 至巴丘, ……公至赤壁”吻合, 因为江陵为汉县, 包括今荆州市市区和江陵县, 荆门市市区和沙洋县, 以及潜江市; 巴丘乃云梦泽的古称, 正好循古代夏口至江陵走夏水航线一致。加之文聘为江夏郡太守, 郡址先沔口 (今汉阳), 后石阳 (今黄陂), 所以赤壁之战战址是黄州。  相似文献   
82.
83.
唐寅虽一直享有才子之名,但他因出身于"屠酤"之家,又受到科举弊案的牵连,失去了仕进之路,不得不从事治生。先是到宁王朱宸濠府上做门客,不过时间较短,其后长期以出售书画为生。唐寅由于自身的人生经历和对下层文士生活状况的了解,十分重视文人治生,认为文人读书不如先治生。他认为出售书画是一种可行的治生之道,应依靠自己的才能进行治生,反对赚昧心钱。  相似文献   
84.
妻子对丈夫不忠,并要求奸夫杀死亲夫,奸夫激于义愤,却将情妇杀死,此类故事自唐中期产生以后,即成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母题。到了明代,又异变为奸夫看见亲夫疼爱妻子,即因痛恨情妇背叛亲夫而将其杀死。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著名小说《竹林中》更描写了强奸者因为看到被强奸者对丈夫不忠,而要将其杀死的情节。如果说前者作品中的奸夫形象尚有正义一面的话,后两者则纯属邪恶。此类作品的产生和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红颜祸水的思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5.
钟离国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华东 《安徽史学》2011,(5):117-122
近年来有关钟离国的考古发现证实了春秋时期钟离国的存在,从中可解析出大量相关历史文化信息,弥补了文献的不足。从钟离国遗迹、遗物出发,结合文献材料,说明春秋钟离国可能为楚之封邑,在金文中可考世系仅有五代。钟离国埋葬方式另辟蹊径,殉葬风俗根深蒂固,用土颜色意味深远,文化上深受阴阳五行观影响。其文化表明该支钟离国族可能源自东夷地区。  相似文献   
86.
因中日两国史书皆缺乏明确的记述,故就开始使用“日本”这一国号的时间和是谁创造了这一国号众说不一。本文认为以往认识似乎都缺乏坚实的史料依据和令人信服的说理过程,并基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与被记述的时间、记述者与当事者的关系最为接近的史书及其撰者乃最恰当的研究线索这一观点,推定“日本”这一国号似乎应该出现在武则天会见日本使者的公元702年当年或之前的一小段时间,其出自或如《史记正义》作者张守节所说,来源于武皇后的改名。  相似文献   
87.
在现代文物展览、文物类图书出版中,对古器物纹饰部分进行拓片制作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是作者在多年的文物传拓实践中,对如何用传拓的手段来表现器物纹饰美感的理论认识。本文的观点是:传拓古器物纹饰,必须要深入把握古器物的纹饰内容和雕(铸)造层次,并通过对墨色浓淡变化的自觉控制,才能达到“传神”地再现古器物纹饰神韵的目的。  相似文献   
88.
明嘉靖帝朱厚熜以藩王世子身份入继大统的。其特殊的身份、处境及其鲜明个性,造就了他强烈独立的帝系意识。而这强烈的帝系独立意识不仅在其继位之初关于继位仪式和年号的争论以及其后的大礼议、颁布《明伦大典》和改正典祀等方面表现鲜明,而且在营建寿宫——永陵和对天寿山陵区进行修葺上更有所表现。本文试通过分析永陵的建造特点和嘉靖年间天寿山陵区增建的礼制建筑,揭示朱厚炮强烈的帝系独立意识在陵寝建造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89.
古栉拾零     
我国古代的栉,既是一种重要的首服饰物,又是一种必备的梳理用具。作为人类精神创造和物质创造的结晶,栉以其独特的方式,不仅记录了社会生活状态的变化,同时也记录了人们审美理念的变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可是,由于人们对栉的使用习以为常,乃至于忽视了它们的存在价值。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辨识出"不为人识"、"不明全貌"、"不辨其形"的三例古栉,并通过对相关遗存的分析,指出了这些古栉不仅在标识使用者身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反映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精神面貌方面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本文分析了藏区南部夏鲁寺集会殿门廊中,带有宋元时期舞台布景效果的龙凤戏珠纹图画,认为这是自13世纪以来,随着西藏贵族与元代朝廷政治关系的建立而来的汉地艺术影响的一个独特案例。作者将这种影响置于元朝政府与西藏的政治关系,以及尼泊尔纽瓦尔艺术风格的强大影响共同构成的特定的文化情境之下,且重点分析了绘于夏鲁寺早期整个门廊北壁带有汉地风格的壁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