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整理国故运动”兴盛原因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毅 《东南文化》2006,(4):66-70
20世纪20~30年代,“整理国故运动”曾经在民国学术界风行一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缘于新史料的不断发现和新方法的逐步运用;另一方面,当时学者们普遍抱有的“与外人争胜”的心态,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整理国故运动”的长期兴盛。  相似文献   
42.
汉魏六朝石刻语料数量丰富。而且极具时代特色。在词汇研究上意义重大。考释其中的词语,有利于碑的疏通理解,可以弥补辞书用例的漏缺,对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甚至全面认识这一时期语言的全貌也有积极的作用。本选取汉魏六朝石刻若干词条,采用排比例证、词义溯源、结构分析等方法进行考释,希望能对前贤或辞书的成说有所补正。  相似文献   
43.
丁兰 《江汉考古》2004,(2):64-69
壁龛在各地楚墓中均有一定数量的发现,本通过综合分析湖北地区带龛楚墓的流行时期、分布区域、墓主身分、头向、随葬品及不同时期带龛楚墓的比例关系等,揭示湖北地区带龛楚墓的一般特征,并进而认为湖北地区带龛楚墓为庶民墓的埋葬形式之一,而非某一特定“族”的葬俗。  相似文献   
44.
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长城沿线的内蒙古中南部、陕北、内蒙古东南部、辽西等地分布有若干石城带,这些石城带基本上都位于当时农业、半农业文化区的北缘,受到气候环境变迁的影响而南北略有移动,其重要功能之一是为了防御北方民族的南侵。由于这些特点与长城有可比之处,故可称其为长城的"原型"。  相似文献   
45.
石容器作为我国史前考古的一种重要遗存,集中发现于燕山南北地区.本文认为,燕山南北地区舍石容器的考古遗存基本属于筒形罐文化系统;石容器不是一般的器皿,应该是祭祀或行巫术的辅助工具;我国石容器的出现,并不晚于陶器,探索其起源与文化传承,将有助于燕山南北地区史前考古的分期研究.  相似文献   
46.
本文所辑洛阳地区新近出土的九件石刻文物,总体上反映了中古时期当地佛教寺院参与社会人文事态的广泛.此中显示的龙门地区出土石刻文物的密集,则折射出盛唐前后这一地区佛教人文活动的繁盛.  相似文献   
47.
在山东、江苏等地的汉画像中均可见到一种力士鼓唇吹气的形象,这一形象就是汉代人塑造的风神风伯。风伯或出现于雷电云雨之神出行的队列中,或张口弄舌地吹掀屋顶,或与箕星为伴驰骋于月夜星空。通过对诸类图像的分析可以看出,汉代风伯神话是在先秦流行的箕星信仰与飞廉崇拜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而风伯画像作为汉代丧葬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承载着佑助墓主灵魂升仙的宗教功能。  相似文献   
48.
新中国成立后,印度是第一个同中国进行建交谈判的国家,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国家。同印度建交是新中国外交的一次重要实践,它不仅确立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先谈判后建交的外交原则,还赋予了"一边倒"更丰富的内涵,开创了中国周边外交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9.
汉至西晋时期的墓葬中经常发现一些盛于朱书陶瓶内的物品,按其质地可以分为天然矿物类、金属制品类、植物类、五谷类。本文对已发现的材料进行了初步考察,认为这些物品就是道士们做法事的遗痕,分别起着压镇、代形、充当贡赋的作用。这些物品和巫医术士使用的物品大致相同,反映出早期道教和巫医方术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明清时期的北京由街巷构成了二级交通网络,街有"大街"、"街"和"小街"之分,而作为次级的巷也有不同的称呼。街巷大多为土路,铺石者仅限于城市的干道。土质道路给京城居民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也对京城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污染。面对街道的损坏及污秽,明代有过大力度的整治,最终"以艰谢事"。进入清代,统治者将街巷的维护和对原有石路的修治摆在了首位,并于雍乾时期完成了北京主要干道的石砌工程。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街道的完全改观已是近代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