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Studies of alternative and ‘New Age’ spiritualities and of the paranormal in popular culture hint at the existence of underlying economic relationships that are, though small in size by some measures, both significant and influential. This paper seeks to foreground the economic relationships underpinning the beliefs, practices and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alternative spiritualities. For, as we argue, these have either been marginalised in most studies of alternative spirituality or been understood in very limited terms, as a narrow reflection of contemporary capitalist consumer culture. This paper consequently asks how we might bring to view the economic relationships that necessarily accompany alternative spiritualities by exploring their size, shape and reach. Here, we draw on UK-based case studies of Manchester and London. Our exploration of alternative spiritualities and their economic relationships concludes that even while alternative spiritualities are woven into, and out of, ordinary economic relationships, there remains an intriguing sense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distinctively esoteric about their economies. This, we believe, warrants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 the UK and beyond) into this too often marginalised aspect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modern economic life.  相似文献   
32.
施劲松 《南方文物》2014,(3):163-166
陈公柔先生(1919~2004年),沈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51年8月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同年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曾参加考古研究所在长沙、安阳、洛阳等地区的田野考古发掘,参与编写《长沙发掘报告》《洛阳发掘报告》《殷周金文集成》《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等著作。本文回忆了作者与陈公柔先生交往的片断,在缅怀的同时希望表达,由陈先生这样的智者用心血构建起来的知识体系,终将成为人类知识大厦上的砖石,一代学人追求知识和真理的精神将永存我们心中。  相似文献   
33.
鲍懿喜 《人文地理》2012,27(4):49-53
历史文化街区是个极具"空间特性"的场所,它以历史文化氛围为其最丰富的特质,显现出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多层内在价值,并通过一系列现代商业业态的调整、分布,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感与场所感,在体现城市文化多样性,延续城市文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特性与其场所精神之间的关系为理解街区及城市空间意识形态的脉络,从街区具有的同构历史感与地域性、复兴市井文化、构建与折射社会关系等几个空间特性出发,试图论证不论是在物质性的环境空间层面还是关系性的社会空间层面,历史文化街区都在其特有的历史文化空间氛围中积极创造着丰富的文脉意义,从而具有了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34.
孙根年  杨亚丽 《人文地理》2014,29(3):121-127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渐由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为测度新消费观下人们的消费结构,本文基于精神消费及广义旅游,提出了2.0版旅游恩格尔系数,依据1990-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和2011年31个省区的截面数据,对经济高速增长期城乡居民精神消费的动态演变及区域差异进行定量测度,发现其与恩格尔系数呈较强的反相关性,可作为恩格尔系数的替代指标。最后,据1994-2011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需求数据,从广义旅游看狭义旅游,分析了旅游恩格尔系数与国内旅游需求的关系,为科学分析和促进国内旅游发展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35.
李勇 《史学月刊》2006,(10):92-95,103
源于崔述和受诸胡适的顾颉刚层累造成说的主要精神是,存疑的态度和追溯并展示源流的做法;梁启超历史研究法和陈垣史源学中先提出疑问,然后考察史料源流的方法,与朗格诺瓦、瑟诺博司在《史学原论》中所表述的如出一辙;福柯的史学方法是以解构历史观念为特征的,然而其“知识考古学”和“谱系学”正体现了怀疑精神和对话语的历史演变的梳理。可见,无论处在传统社会还是近代社会,也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思想家或者历史学家们的学术追求,在主张以怀疑的态度去条缕历代关于同质材料的不同诠释这一点上并无二致,尽管他们使用了表面上具有很大差异的专业术语。  相似文献   
36.
王德华 《史学月刊》2002,(10):17-23
楚庄王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对其以蛮夷率诸候的政治地位,后世儒有着“微言”与“大义”的二难评价。如果我们将楚庄王的霸业置入春秋战国时楚民族的自身发展的历程中加以考察.便会发现楚庄王的霸业是楚民族政治理性与民族个性精神在春秋时的最高体现;楚庄王的霸业也预示了庄王之后的楚国发展必将面临着一个楚民族精神提升或曰转型的艰难课题。  相似文献   
37.
陈廷湘 《史学月刊》2008,(12):51-61
"人"的观念的现代转型是全世界思想家数百年的研究主题,也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古代文化从人性善,即人与至善本体(仁、天理之类)同体共在出发,在抽象的意义上把人提到万物之灵的高度,但倡言去除人的天然欲望和政治权利,造成对人的千年桎梏。由西方发源的现代人论则把物欲满足、政治权利、思想自由视为人的根本自由。在中国近代,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领导人始公开承认人的私利的合理性,倡导人的解放。但他们未能把人的解放置于理性范围,最终放弃了初衷。新文化运动激进人士在更广泛的层面提倡人的解放,也讨论了人的私欲与社会亲和的关系问题,但因时间太短和过分强调精神解放,思想的局限性仍十分明显。五四以后,大多数启蒙者转入政治革命道路,国民党大倡文化回归,少数思想家继续人的解放的讨论,但对问题的思想源头缺乏探讨,研究未能深入下去。中国近代以来"人"的观念的转型探索任务远未完成。  相似文献   
38.
贺全胜 《攀登》2008,27(3):15-18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切实维护农民的正当合法权益、重视农民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9.
邢洪儒 《攀登》2008,27(5):58-60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建设是我们党特有的政治优势与基本经验,是党的先进性建设题中之义和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带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重大战略课题。本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建理论的创新,在国内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政党精神”和“党的精神建设”这两个学术范畴,并把“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列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一门党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来研究,并将其上升到推动党的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灵魂主宰来看待。文章论述了党的精神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阐明了党的精神建设同党的其他方面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加强党的精神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指向。  相似文献   
40.
解丽娜 《攀登》2008,27(5):158-159
新闻从业者在其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关于新闻传播的一系列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作风等道德现象,是新闻职业精神的一种外在表现。近些年来,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特别是在新闻传播引入市场因素之后,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建立和完善的新闻职业道德监督机制,是当前执行新闻行业规范中应当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