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时间地理学是一种表现并解释时空间过程中人类空间行为与客观制约之间关系的方法论。但是大多数的实证研究仅限于日常行为,长期空间行为研究存在不足。本文通过制约与能动性、行为的长期性、时空间意义等关键命题的再思考,提出可以统合时间地理学和生命历程理论对个体行为进行理解。生命历程理论作为关注个人生命历程和社会变迁互动关系的社会学理论,能够有效地补充时间地理学在社会过程分析中的不足。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本文提出以生命历程理论的生命轨迹和时间地理学的生命路径为基础,重新构建长期空间行为生命路径,整合社会心理因素、多重社会角色、多维社会时间,以实现对于个体生命历程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12.
时空交互视角下的中国入境客流分布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探索性时空分析框架(ESTDA),从时空交互视角分析1987-2013年入境港澳台和外国人市场的客流省区分布动态。研究发现:(1)省区差异趋于缩小,空间集聚增强。(2)港澳台市场全域极化突出,外国人市场局部时空模式多元;港澳台市场局部空间稳定性由西南部向中北部递减;东南省区间时空依赖效应较强,西北省区较弱。外国人市场局部空间稳定性由沿海、沿边向内陆递减;西部省区间时空依赖效应较强,东南省区较弱。(3)各省区的市场地位相对稳定,外国人客流空间格局变动性相对较高。(4)客流变动以省区协同增长为主,竞合格局因市场和局部区域而异。提出进一步壮大中西部旅游增长极;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区域合作差异化;加大宣传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任雅萱 《民俗研究》2020,(1):37-48,157
姜太公的传说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役神"类传说,另一种是风物传说,两种类型来自不同传统。明清时期姜太公传说发生了重要变化,"役神"传说伴随明初礼仪改革经过从"礼"到"俗"的转变,逐渐发展为"封神"传说。然而,对明代姜太公传说的历史地理统计却显示,风物传说中几乎没有"役神"情节。在普通百姓尤其是渔民的想象中,姜太公"渔夫"形象突出。免课一说依托姜太公的图像,在明代江南渔户中流传。清代,两种传说类型融合,并形成了新的传说结构和"家神"信仰。围绕文字、图像和家宅讲述的风物传说成为新的民间"正统"。  相似文献   
14.
理解中国城市生活方式:基于时空行为的研究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娜  柴彦威 《人文地理》2019,34(2):17-23
面对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研究与规划需求,如何理解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并分析城市空间与居民生活方式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转型期背景下,受到制度与市场双重力量的驱动,中国城市生活方式表现出特殊性。本文从生活方式理论、时间地理学和活动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生活方式与时空行为的关系,指出从行为角度进行生活方式研究的可行性;提出基于时空行为变量测度生活方式的指标体系,将出行模式、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和日程安排作为度量生活方式的核心指标;并构建了生活方式的影响机制分析框架,提出制度、技术、地理背景和社会关系是影响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为更好的理解中国城市社会空间与居民生活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数字展示基本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示是博物馆与观众沟通的重要方式。由于对博物馆数字展示本质特征认识不足,博物馆工作者在将数字技术手段应用于展示过程时,极易陷入两大误区:一是忽略数字技术手段的作用,仅将数字化元素作为传统展示的局部点缀;二是过分夸大数字技术手段的作用,大量堆砌数字化元素,形成本末倒置的数字技术秀(show)。本文给出了博物馆数字展示的基本概念,并对博物馆数字展示区别于传统展示的非顺序性、多感性、互动性、虚拟性以及时空延展性等本质特征进行了剖析,以供博物馆数字展示设计与实现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规模人口流动背景下的社会极化和社会排斥是全球城市普遍面临的挑战,移民的跨群体社会融合已成为中国城市研究关注的新议题。城市规划和地理学者长期重视公共空间的社会融合效应,强调通过公共空间的营造改善群体间的包容态度、促进群体间融合。然而,持续增强的移动性使得本就存在争议的公共空间跨群体融合效应更加复杂。本文从时空间行为的视角出发,从时间、空间、行为三个维度,构建围绕公共空间的移民—本地居民跨群体融合效应综合分析框架。此框架整合空间、行为和时间三个维度,考虑个体活动与移动的连续性,构建多重空间情境下的活动—移动链,揭示公共空间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跨群体融合效应。在移动性增强的背景下,时空间行为视角的研究框架有助于理解人—地交互的社会融合效应,为包容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梓烽 《人文地理》2022,37(6):72-80
本文对基于时空行为大数据的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进行了阶段性总结,梳理了主要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已有研究利用手机数据、社交媒体数据、交通运行数据三类时空行为大数据,在多个方面推动了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进展,包括揭示了社会空间分异的多尺度动态性、实现了时空共存下个体社会环境暴露的精细化测量、丰富了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社会网络与主观认知视角;但这些研究大多止步于现象层面的关联性分析,缺少对社会空间分异深层次机制以及理论、政策外延的剖析。未来研究需充分挖掘时空行为大数据解读社会空间的潜力,通过深入理解社会空间分异的时间性、再思社会空间分异与社会融合的关系,拓展研究的理论与政策外延。  相似文献   
18.
陈晓雪  冯健 《人文地理》2021,36(5):44-52
本文对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授Rein Ahas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方法创新与地理研究做了相对全面的梳理与综述。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手机的大规模普及,手机定位数据可以突破有限的时空框架,实现海量、客观、实时、准确和电子编码的数据收集,从而便于研究者发现人的时空间行为模式和规律。Ahas以社会定位法为主线,以手机定位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以地理可视化为分析手段,不断地通过时空间行为和活动空间研究参与到旅游、通勤、交通、社会隔离和智慧城市等多样化的领域中。他的研究方法及经典案例有助于国内学者扩宽视野,更加深入理解这一新型数据源的使用特点和应用潜力,并进一步对其进行理论与方法上的挖掘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re may be commonalities between physical geography and human geography in emerging ways of conceptualizing space, time and space-time. It argues that one of the things holding physical and human geography apart for so long has been their relationship to physics as an assumed model of 'science'. It is proposed here that not only is this an inadequate model of science but that it has led us astray in our inherited conceptualizations of both time and space. The urge to think 'historically' is now evident in both physical and human geography.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is both forms the basis for a possible conversation and also obliges us to rethink our notions of space/space-time.  相似文献   
20.
初论人性时空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叶岱夫 《人文地理》2006,21(3):120-123,43
在缜密论述了人地关系中人性时空场基本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从人性时空场意识流与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的角度认知了人性时空场的科学哲学内涵。最后分析了人性时空场意识流的随机变化特点之表达。提出:随着行为地理学研究深入,人性时空场意识流将成为它新的研究对象;与此同时,本文首次导出潜意识地理学(Potential Sense Geography)的学科概念,认为潜意识地理学会弥补行为地理学的不足,它将发挥人文关怀的当代学科优势,继而为人性的完善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及人地关系的根本和谐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