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3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严丽芬 《攀登》2007,26(2):70-73
文化学和多元文化取向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从文化视角透视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进程,拓宽了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视野;以多元文化为主线贯穿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倡导多元文化的差异共生,为基于多元文化情境下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和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902.
旅游服务创新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从服务观念、服务技术、服务产品、服务市场和服务管理的创新等几个层面对旅游服务创新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试图提出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03.
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述评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尹贻梅  陆玉麒  邓祖涛 《旅游科学》2004,18(4):49-54,61
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投影,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通过对旅游空间结构基本要素的调控,可以将区域旅游发展调整到最佳状态。我国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的内容可谓非常广泛和细致,涉及了各个层面和角度。本文在分析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及研究内容,将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分类:旅游地空间形态组织、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模式、旅游流空间规律、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并逐一对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04.
我国旅游交通发展现状及研究述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黄柯  祝建军  蒲素 《人文地理》2007,22(1):23-27
旅游交通作为旅游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和依附基础,其发展状况对旅游目的地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分析我国旅游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旅游交通所面临的四个方面挑战。然后从旅游交通综合理论研究、旅游交通规划理论及应用研究、旅游与交通关联研究、旅游交通信息化与旅游交通地图研究、旅游交通管理研究等五个方向对国内旅游交通研究文献进行述评,并提出今后我国旅游交通的研究方向,旨在就如何发展我国现代化旅游交通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05.
王楠  陈才  刘继生 《人文地理》2008,23(3):54-58
随着《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实施,由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北三省构成的新东北经济区区际联系不断增多,双方对功能完善的综合运输系统需求日益增强。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区际运输通道空间结构现状及客、货流未来发展特点,遵循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原则,提出建设6条运输通道与15个二级运输枢纽为骨架,3条运输干线为辅助的网格状区际综合运输通道空间结构,并指出在改善铁路、公路运输方式的同时,要积极开展油气及煤化工产品的管道运输,发挥多种运输方式综合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06.
服务业地理学的科学关怀和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英 《人文地理》2008,23(4):28-31
本文试图通过对自助式服务体验的重要性研究,整合服务业地理学的科学关怀和人文关怀的生命引导功能,并最终导出"统一服务业地理学"的学科概念。研究对现代服务业地理学的学科构建和研究方向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7.
ABSTRACT

British physiologist Charles Sherrington (1857–1952) and American neurosurgeon Harvey Cushing (1869–1939) were seminal figures in the history of neuroscience. The two came from different worlds, one laboratory-based and the other largely clinical. Their scientific intersection, beginning in July 1901, provides a glimpse into a nascent form of “bench to bedside” collaboration, which carried with it the potential to extend the arm of neurophysiological experimentation from Sherrington’s laboratory to Cushing’s operatory. I reviewed extensive primary source materials archived at 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Library. Sherrington viewed Cushing’s bedside work as an opportunity, in humans, to extend his bench-side physiological observations on higher primates, at times almost directing Cushing in the clinic. Cushing would indeed take Sherrington’s observations on apes and extend them to his patients, and the work would eventually overturn the prevailing notion that the motor and sensory cortex were intermixed across the Rolandic fissure.  相似文献   
908.
祈雨,作为远古人类保证生存的必要手段,一直都是古代社会最重要的巫术仪式,从传世的文献记载来看,形式丰富的祈雨仪式都与女巫(女人)有着不解之缘,她们或是仪式的主持和主角,或是充当祭祀中的献礼,或是在巫术失败的时候被真正的杀害.女人在祈雨仪式中的不可缺失性与我国古老的思想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而其在仪式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弱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女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地位的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09.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halleng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undocumented migrant youth in Cape Town, South Africa. Drawing on a theatre-based case study conducted with a core group of 10 participants the article shows firstly that participants’ lives are affected by emotional, legal and practical challenges such as loneliness, discrimination and fear. Secondly, the article develops the concept of ‘performative agency’ to illustrate how participants cope with and contest their challenges. Specifically, the article shows that the young people's theatrical performances draw on stereotypical notions of vulnerability and victimhood as a means to denounce the discrimination and oppression they experience. In public interactions with others, by contrast, the young migrants use performative agency to emphasise their strengths and positive attributes, thereby enhancing their integration in a hostile environment. The insights provided by this study can help strengthen policy responses to better support undocumented migrant youth in South Africa and elsewhere.  相似文献   
910.
通过多理论思辨,本文认为地方感理论研究中,不同流派之间存在的三对矛盾:流动性与在地性的矛盾,历时性与即时性的矛盾,个体经验与集体意识的矛盾。为调和这三对矛盾,本文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即地方感的心象运动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心象与心象运动的概念;②心象运动的认识论;③心象运动论的研究方法。通过这些理论探索,提出地方感研究的新路径,为城市政府的社区管治、提升居民的归属感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