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7篇 |
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5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京政府认识到抗战将是持久战,持久抗战的关键之一在于农村能否持久地提供支持。因而,维持和发展农村经济就成为坚持抗战的重要一环。而维持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又在于是否能够为农村提供金融支持。本文以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有关资料为中心,特别是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农业经济系所作的农村金融调查资料,辅以其他史料,对1939年至1944年间国统区15个省的农村金融借贷、放款利率、放款期限、借贷办法、放款机关等情况进行具体考察,分析和观察其成效与特点,并与抗战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以期对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农村金融发展和演变情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2.
《天柱文书》首辑凡22册68卷,近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透过大量新公布的文书史料,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清水江文明,推劲区域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丰富文书学的成果宝藏,扩大中国乡土社会的资料取用与认知解读范围,从而大有裨于吾国学术文化事业的兴盛与繁荣。 相似文献
63.
20世纪20年代李景汉调查的京郊四村长期以来一直得到学术界的关注,2006~2008年,我们又对京郊四村进行了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目的意在秉承前辈学者的研究理路,以村民的收入和消费为主线,呈现其从乡土社会到城市街区的转换历程,以及失地农民在适应城市生活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作为城乡关系的"连接点",大城市边缘村落既是乡土社会转型的前沿地带,也是都市化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焦点。因此,对京郊四村的再研究,不仅续写了村庄的历史,更突显了认识和记录中国社会变迁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4.
法国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及其经验——以Le Relais de Chenillé公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旅游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表明政府开始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然而,我国乡村旅游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法国乡村旅游从探索到完善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发展路程,发展规模大,销售网络完善,拥有系统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使法国乡村成为家庭度假和休闲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其在乡村旅游产品营销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主要包括:政府、居民和旅游企业统一协调;乡村旅游的模式相对固定;利用政府性的旅游部门进行推销;利用行业认证进行质量控制和宣传;营销模式多样化等。 相似文献
65.
法国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及其经验——以Le Relais de Chenillé公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旅游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表明政府开始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然而,我国乡村旅游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法国乡村旅游从探索到完善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发展路程,发展规模大,销售网络完善,拥有系统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使法国乡村成为家庭度假和休闲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其在乡村旅游产品营销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主要包括:政府、居民和旅游企业统一协调;乡村旅游的模式相对固定;利用政府性的旅游部门进行推销;利用行业认证进行质量控制和宣传;营销模式多样化等。 相似文献
66.
农村居民的旅游态度和出游特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作者对湖南省浏阳市、华容县、新宁县和凤凰县四个代表样地的农村居民共1200人(户),进行了闲暇旅游特征调查,详细分析了1077份有效样本。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旅游存在一般特征和地区的差异性。一方面,农村居民出游率不高,在旅游的动机上则表现为出游欲望普遍较高,但出游目的和旅游行为层次仍较低;另一方面,各地旅游特征存在差异,旅游认知和出游程度与当地旅游开发程度和经济水平成一定的正相关。文章最后对深入培育农村旅游市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7.
Young people’s housing, economic and labour market circumstanc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nsecure due to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e 2007/2008 economic crisis, neoliberal welfare reforms, rising cost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shortage of affordable housing. Discussions of young peoples’ experiences in these domains have largely neglected their spatial variability bu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young people living in rural parts of the UK have distinctive experiences of housing, which are closely connected to labour markets and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By drawing on qualitative data from young people and housing professionals, this article explores some of these rural distinctions and frames them within theoretical debates about the ‘precariat’. It argues for a more theoretically informed and geographically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contemporary housing issues as rural youth potentially face greater precarity than their urban peers. 相似文献
68.
ABSTRACTThe Malopolska region of Poland is highly representative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agritourism in Poland. The level of agritourism services in this region is very high relative to the national average, the result of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values being incorporated into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actices. Based on evidence from 1259 agritourism-oriented farms collected from municipal and regional government bureaus, web-published data, and survey data from 575 farm owners in the Malopolsk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uch farm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tourism and ‘regular’ rural tourism. The Malopolska Voivodeship is strongly diversified in terms of agritourism development. The largest number of agritourism farms is in mountain, piedmont, and upland area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agritourism is pursued by farmers who own small farms and produce food only for their own use. However, 60% of agritourism farms were found not to engage in an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research also identified basic tendencies of agri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The following basic trends were observed – a shift from agritourism to rural tourism,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agritourist farms offering 10 or more beds, and an expanded service offering – yielding a targeted offering for a specific customer and an increase in the quality of services. This indicates that agritourism owners engaging in this form of business are investing to create more usable space for tourists. The authors’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also cover the concept of a functional model of agritourism in the Malopolska region. This model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value and the natu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ype of tourism in rural areas as well as the diversity of tourist offerings. The model also shows the transition from agriculture and its close relative, agritourism, to regular tourism in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69.
20世纪30年代的县政建设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以五个县政建设实验县为基本分析样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30年代 ,南京国民政府与乡村建设派合作 ,掀起了一场县政建设运动。其中 ,五个实验县各有特点 ,但是 ,由于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国家政治结构变动并未出现地域性的根本差别 ,因而 ,尽管在具体的进程和操作方式上有所区别 ,甚至在参与力量和主体上也有所不同 ,县政建设运动整体上却有着共同的历史特征。它的运作模式、实验方式和实验内容都为中国乡村现代化留下了许多历史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70.
19世纪末,直鲁农村手工纺织业在外国棉制品的冲击下经历了一个严重衰落的低谷,也迎来与国内发达地区并驾齐驱、与机器棉制品比肩竞争的发展转机,这一曲折经历包含着极为复杂交错的层面。一些学者关于洋布、洋货未能打入华北内地、甚至纠缠于“帝国主义是现实还是神话”的看法值得商榷;“封建、落后”的农村经济在突来的冲击面前所表现出的强韧性和对抗能力,在机遇面前所显示出的与时俱进的品质以及对新技术和新生产方式的持续容纳能力也同样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