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邹浩 《神州》2013,(34):19-21
发生于清朝晚期的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效仿和实施西方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由封建地主阶级领导的自上而下的维护封建皇权统治的改良运动。慈禧太后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毫无疑问的成为这场运动的最高领导者,这也就使慈禧太后自然而然的或直接或间接的在诸多领域促成了中国与西方的交流。其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关系密切,本文试从洋务运动的视角切入,略述慈禧太后在中西交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During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had close contact with certain businessmen; one of these was Yu Qiaqing of Shanghai, who played a role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hree Armed Uprisings of Shanghai Workers. Because of this contact, Yu Qiaqing was regarded as a leading figure of the leftist bourgeoisie. He was also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collaborator with the provisional municipal government after these uprisings. However, his cooperation with the CPC did not jeopardize his alliance with the Nationalist Party. When Chiang Kai-shek, an old friend of his, arrived in Shanghai, Yu soon turned himself into one of Chiang's financial advisors. Although it is hard to argue that Yu Qiaqing's behavior was representative of most businessmen's party preferences, it does demonstrate that some businessmen had a profiteering attitude in politics and were open to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nexus between politics and business. Influenced by the political context and situation, the CPC was also able to flexibly apply its “class analysis” theory during that time to justify the policy of cooperating with people like Yu Qiaqing. However, the failure of cooperation with the bourgeoisie by 1927 became an excuse for opposing factions within the party to criticize this policy, and even affected the CPC's subsequent policy line afterwards.  相似文献   
103.
清初陕北边外禁留地承自明代烧荒形成的隔离蒙汉的黑色地带。乾隆八年,双方在边外五十里一线划出有形界线,称黑(牌)界,该谓附会于烧荒形成的黑色地带,是汉人对边外自然景观记忆延续的反映。黑界以内,伊克昭盟各旗汉族移民的耕地范围并不相同,使得黑界与移民垦殖北界之间形成宽窄不一的土地,由此衍生出当时文献未言,却实际存在的所谓黑界地。牌界地是指边墙与牌界之间的土地。伙盘地是移民定居和租耕之地,具有不连续分布的空间特征。白界地一称晚出于民国绥远编纂的文献,实为牌界地的异写,其产生可能与牌借地、白借地称谓有关。陕绥双方对诸称谓的不同书写,反映各自从己方利益和地方本位的角度,对重构清代鄂尔多斯南缘汉族移民垦殖史的不同表达和现实立场。  相似文献   
104.
《历史地理学杂志》是一份具有高学术质量的历史地理学国际学术期刊。通过对《历史地理学杂志》1981~2010年间所发表的论文、书评等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过去30年间,在研究内容方面,历史地理研究涉及5大领域18个方面,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始终是热点领域,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始终是薄弱环节,历史文化地理研究越来越热;在作者来源方面,历史地理作者来自全球36个国家,欧美化现象十分突出,英国、美国、加拿大籍作者占90%以上,与此同时,多元化特征趋弱,作者国籍从1981~1990年间的35个国家减少到2001~2010年间的19个国家;在研究区域方面,热点区域是欧美发达国家,对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4国的研究最多,欧洲、非洲、太平洋地区、加勒比海地区、大西洋等地区也受到较多关注。  相似文献   
105.
王博祎  李郇 《人文地理》2016,31(3):88-93
借助政治经济学中常用的尺度理论,对香港与深圳之间逐渐成为热点的边界地区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在香港与珠三角地区跨界互动的不同阶段中得到显著发展的边界地区的历史演变特征,再以深港边界间的前海地区为例,探讨其地域重构与尺度重组的形成机制和演变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基于进入国家战略或世界体系的目的进行了多轮尺度重组,影响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边界地区的发展特征。目前一些边界地区已成为地方政府进行资本与空间修复的主要载体,其根本动力是巨大的制度红利以及政府的主导推动。这与欧盟国家通过尺度上移和下放逐渐弱化政府力量的手段有较大区别,而边界地区推动区域协调以及尺度重组的能力也需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06.
舒伯阳  黄猛 《人文地理》2013,28(4):108-113
旅游核心吸引物不仅具有某种特殊的客观属性,同时还具有人为主观建构的符号属性,它在旅游体验中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论文提出了旅游核心吸引物构建的一种新方法,其基本思路是:从市场空白与产品创新角度切入,通过二维矩阵定位方法萃取旅游主题;然后按照"真实性体验"原理进行旅游产品设计,以地方特色产业为纽带,构建由一系列游客参与体验活动串联而成的旅游体验链条。这种建立在旅游目的地本地产业化需求与外部旅游市场需求双向驱动基础上的新方法,突出旅游吸引物的体验价值性及其产业化生产组织过程,能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开发与地方优势传统产业的衔接问题,从根本上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立地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7.
西北地区由于历史的、环境的、经济的因素,依靠国家政策、资金的投入,形成了重工业化结构。西北地区重工业化道路经历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重工业奠基、新中国计划经济模式下重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防指向下的再次重工业化等几个发展阶段。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优势与重工业布局使西北五省区形成了嵌入型、跳跃式发展的重工业化结构,对西北五省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论清末的省界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的省界观念,学界对其在多个领域中的普遍存在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更进一步的探究.其实,到了清末,以地缘情结为基础的省界观念无论是在地方政权体系、私营经济领域当中,还是在留学生特别是留日学生群体、资产阶级革命派当中,都广泛地存在着,并产生着极其恶劣的影响.直到21世纪的今天,省界观念依然如幽灵一般无处不在,因此,涤荡省界意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9.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条约制度"的形成,中国的江海航运权逐渐为外人所攘夺.由于西方航运势力的东侵,中国的江海航运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此历史背景下,中外船只碰撞问题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而由船碰所生的中外交涉、华洋诉讼诸问题,则复杂多端.但中外各方,尤其是晚清政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颁布的一系列防碰章程,却成为中国近代海商立法之滥觞.  相似文献   
110.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Indonesia–Malaysia–Singapore Growth Triangle makes manifest the complex geographies of power that subvert efforts to read cross-border regionalization as a straightforward geographical corollary of 'globalization'. As such, the region needs to be examined not simply as a complementary transborder assemblage of land, labour and capital, but rather as a palimpsest in which the imagined geographies of cross-border development and the economic geographies of their uneven spatial fixing on the ground are mediated by complex cultural and political geographies. We seek to unpack these by triangulating how the geographies of capital (including its uneven development and its links to the geo-economics of intra-regional competition), land (including post-colonial relations across the region, the geopolitics of land reclamation and the enclaved landscapes of tourism) and labour (including the divergent itineraries of migrant workers) overlay and complicate one another in the region. By charting these complex triangulations of space and place, we seek to problematize narratives of the Growth Triangle as an exemplary embodiment of the 'borderless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