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0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4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65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Western firms engaged in mass retailing and in product assembly make frequent changes to their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GPNs). Indeed, some GPNs show a tendency to hypermobility, which we define as a rapid switching of economic links among manufacturers, importers, and retailers. This theme is explor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Canadian bicycle industry where domestic production collapsed between 1980 and 2008, following a century of remarkable stability. After a period of flux when Taiwan was the key player, China has emerged as the dominant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 of bicycles sold in Canada, with big‐box stores accounting for the great majority of sales. We connect this increasing fluidity in supply arrangements and in the global organization of the industry with the governance of these GPNs. Several aspects of governance are considered, including the Sloanist practices of the largest Canadian retailers, and the activist role of the Chinese state in directing regional patterns of manufacturing in China. 相似文献
32.
33.
Kruger Incorporated purchased the aging pulp and paper mill in Corner Brook in 1984, armed with a federal-provincial modernization agreement and a pattern-breaking contract with the mill unions. It is argued that changes made in the decade since then correspond most closely with a form of lean production. Six elements of lean production are found at Corner Brook: tighter coord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automation; a continued concentration on core activities; the farming out of ancillary activities; shrinking and segmentation of the workforce; environmental compliance, increasing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the co-opting of the workforce into the mission of the firm. 相似文献
34.
L'information devient de plus en plus un enjeu crucial pour les institutions et acteurs engagés dans des processus territoriaux de développement. Comme la littérature sur les NTIC le démontre, l'accès a l'information concernant leur environnement global (sources de capitaux, tendances globales, débouchés, encadrement) ainsi qu'à celle concernant leurs atouts locaux et spécifiques (ressources humaines, physiques, financièrs et institutionnelles, identités, possibilités de mobilisation) fournit des indications indispensables pour faction des collectives locales engagées dans des projets de développement. Cependant, ce qui est souvent négligé c'est que le processus même par lequel cette information est produite et diffusée constitue en soi un facteur intervenant dans l'orientation que prend le développement. L'information marque les territoires concernés. Aussi est-il essentiel de construire des inforoutes permettant la participation des collectivités à la production de l'information qui les concerne. L'Atlas du Québec et de ses régions est une expérience qui vise cet objectif. Dans ce texte, nous présentons l'état d'avancement et les conclusions préliminaires de cette expérience. Information networking is a crucial issue for organizations and socio-economic actors. As the literature on development shows, information at the global level (financial perspectives, global tendencies, markets, and regulations), as well as at the local level (demographic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human, physical, economic, 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resources; specific assets; quality of life; etc.) is indispensable to local collectivities involved in development projects. Nevertheless, often overlooked is the fact that the very process by which this information is produced and disseminated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has an impact on the local community. There is a need for building territory information networks that allow local communities to produce the information that concerns them. This paper presents first a global survey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highways on specific territories, and second, an experiment in progress about building a territory information network in the province of Québec, the Atlas of Québec and Its Regions. 相似文献
35.
如何根据自身经济活动所具有的空间组织特征和演化轨迹来选择升级路径,是城市政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粤东城镇群区域中心城市汕头为例,选择具有传统优势的纺织服装产业,整合经济地理关系范式和演化范式的方法构建分析框架,运用访谈获得的企业关系数据和相关资料,分别对汕头纺织服装行业生产组织的历史路径以及当前在区域生产网络中的地位进行分析,提出汕头纺织服装行业未来进行升级的路径选择。本文在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如何借鉴西方经济地理新理论范式方面进行了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36.
区域知识管理的目标、原则与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动响应信息化、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动态市场中持续发展,以及解决区域内部知识生产、知识交换和知识分配等方面的问题,区域必须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系统,区域知识管理目标应该是如何设计出一个适应系统,强化私人主体和公共机构的知识生产能力和知识价值实现能力,管理的核心在于激励私人创造知识的积极性和公共管理的核心在于激励私人的创造知识的积极性和公共知识流通与分配方面。区域知识管理必须遵循人本主义原则、遵循市场规律原则、区域性原则和制度学习原则,并相应采用多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7.
试论城镇人居环境中的生产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人居环境概念的分析,指出生产环境是人居环境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认为城镇人居环境中的生产环境应是城镇中居民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直接环境和各种生产活动所营造的对居民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城镇环境。根据这一认识,作者对城镇人居环境中的生产环境所涉及的要素分内部和外部环境(包括生产性设施环境、生产性人口环境、生产性文化和制度环境、生产性污染和灾害环境、择业环境等)两个层面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并指出城镇人居环境的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生产环境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
新疆扎滚鲁克、山普拉墓群出土(西周至东汉)毛织品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对一批出土的西周至东汉毛织品进行羊毛品种及编织方法进行研究,以鉴定羊毛品种和确定相关产地,应用扫描电镜分析羊毛毛纤维的组织结构、形态、纤维类型、细度,鉴定了羊毛品种。检验说明,扎滚鲁克和山普拉墓地出土毛织物主要是用新疆羊的羊毛织制的。 相似文献
39.
角色与空间互构视野下,研究聚焦文化空间这一空间类型,将角色理论与文化空间理论和空间生产理论对接,运用研究整合法构建了“角色-空间”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研究以文化空间类非遗--广西侗族百家宴为研究对象,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景区岩寨为案例地,关注旅游开发后侗族百家宴非遗文化旅游空间生产中的角色建构、角色扮演、角色情境定义等角色实践问题,以及角色实践视野下侗族百家宴非遗文化旅游空间生产的结果。这对于提高传统角色理论在空间问题研究上的解释力、促进角色理论的空间转向,拓展文化空间理论和空间生产理论的角色面向,以及在微观实践层面上明确侗族百家宴文化空间保护与旅游化生存策略具有较大裨益。 相似文献
40.
南诏大理国金属佛像制作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南诏大理国金属佛像的制作工艺,对部分金属佛像进行了科学分析,表明制作各种铜佛像时,主要使用失蜡铸造工艺,已使用多种金属元素作为材质,阿嵯耶观音像和其他铜像是以含砷的铜合金为特征,金质佛像的材质主要用金银合金,铸造小铜佛像则采用复杂的合金成分配比。根据铭文和绘画资料分析,这些金属佛像主要是大理本地的工匠制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