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建国60年来党内民主发展的历程、经验及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国喜 《攀登》2009,28(4):11-15
发展党内民主不仅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本文以党章的修改为历史视角,研究从其中折射出的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党内民主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而总结了党内民主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经验,并以此历史经验为理论依据,试对党内民主的未来发展走向做出学理性的前瞻。  相似文献   
72.
明朝中叶以后,由于官员数量渐增,国家财政开支加大,裁革冗官成为此后政治生活中不断议行的内容。张居正之前,已有多起裁革冗官之事,张居正担任首辅后,更大力推行裁革冗官的活动。这场裁革冗官活动共经过了四个阶段:万历八年为开始阶段;九年正月为高潮阶段;九年二月至九月为继续发展阶段;九年十月至十年六月为收尾阶段。所裁冗官推测当在一万员左右。张居正去世后,由于政局的变化,其所裁冗官陆续被恢复。张居正裁革冗官失败的原因有:活动本身有过火之处;在裁革冗官时对官吏的利益考虑太少。  相似文献   
73.
张羽  刘妮 《人文地理》2009,24(1):119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新闻传播事业所形成的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在红色旅游中具有重要地位。清凉山承载着中国革命战争和新闻传播事业的厚重历史,有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发展清凉山红色旅游,须建立"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市场运作"机制,保持其核心竞争力;要以新闻传播行业及其高校为依托,开拓客源市场;活化清凉山红色旅游资源,强化游客精神体验等。  相似文献   
74.
赵春雨  苏勤  徐波 《人文地理》2011,26(6):107-113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行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流动原因、产生的影响等是目前研究的传统思路。从行为地理学视角,以就业感知行为、就业决策行为、就业行为、就业体验行为为基本内容,建立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研究的分析框架。以江苏、山东、安徽的三个样本村为典型案例地,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和统计分析后,认为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类型主要有本地农业就业型、本地非农就业型、外地流动就业型三种类型,分析了各就业类型的空间行为特征: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对预期就业的环境感知都不强,感知强度与距离和生活环境关联密切;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空间类型劳动力的影响程度不同;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普遍存在兼业现象,且从事的行业、部门也在不断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满意度以本地非农就业型为最高,其它两类满意度都较低。  相似文献   
75.
书法景观作为重要的文化景观,为游客提供多重信息,对游客感知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纵观书法景观和旅游意象研究,尚不存在书法景观应用性价值研究及景观元素对目的地旅游意象构建作用的实证研究。本文以西安碑林为例,通过对书法景观功能维度进行划分,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书法景观在景区旅游意象构建中的作用,为未来旅游规划和发展提供建设性指导。研究表明书法景观在旅游意象构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且不同的书法景观功能维度(审美体验功能、地方认同功能、行为导向功能)对景区旅游意象构建中的作用方式及强度不同。  相似文献   
76.
黄家玲  徐红罡  代姗姗  李军 《旅游科学》2011,25(6):46-54,92
本文以生态意识结构层次为理论基础,设计出符合海南省旅游实情的旅游者生态意识衡量指标,并对海南省的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生态意识的4个影响因子:生态认知、生态态度、生态评价和生态行为。运用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考察社会属性和旅游经历两个外部因素对生态意识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海南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水平整体低下,行为与态度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旅游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和教育程度对生态意识的不同层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影响,其中:旅游者的年龄对生态态度层次表现出负相关影响,旅游者的教育程度对生态意识的积极影响效应并不高,旅游次数与旅游者的生态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针对性的生态意识宣传能有效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77.
基于体验旅游的景区廊道空间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范春 《人文地理》2009,24(2):112-115
旅游的本质是追求心理的愉悦体验[1],旅游景区实际是为旅游者创造和提供体验舞台、体验道具进而使其达到不同的体验效果的地理空间。基于体验效用差异,景区廊道空间扮演了体验的引导作用,其廊道空间体验类型包括推进型和对比型两类;借用旅游体验场理论和形式美学理论,对景区廊道空间设计着重应从旅游审美主体的五官功能感受入手,尤其是视觉和听觉体验设计;在具体设计时还应注意体验主题、景区资源和游客主体体验经验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闯关东"精神孕育于长达三百年之久的"闯关东"运动中,是中国东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携手并进的民族精神构成了"闯关东"精神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9.
The history of cross vaults began almost 2,000 years ago with a widespread use during the Middle Ages and Renaissance, becoming nowadays one of the most diffused and fascinating structural typologies of the European building cultural heritage. However, conversely to the undeniable excellence achieved by the ancient masons, the structural behavior of these elements is still at the center of the scientific debate. In this regard, with the aim of reviewing the knowledge on this subject as a concise and valuable support for researchers involved in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with a focus on design rules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the present study firstly introduces the cross vaults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by describ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main geometrical shapes together with basic practical rules used to size them. Then, 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subsequent advancements in structural analysis methods of vaults, until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mit analysis.  相似文献   
80.
Popular memory depicts 1960s young adults as affluent, permissive, promiscuous, delinquent, sub- or counter-cultural rebels. But these stylised images do not reflect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ordinary young adults, particularly young women, in the 1960s. Using Mass Observation and oral history interviews,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women who were young adults in the 1960s remember their youths and how they negotiate the gap between popular memory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It argues that women can readily critique the popular memory of 1960s youth where it does not match their own lived experience. The popular memory is powerful, however, and so still shapes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experiences and concepts of youth more generally. Moreover, the way women negotiate between popular and personal memories of youth is conditioned by their attempt to create composure and by subsequent life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