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7篇
  免费   129篇
  10186篇
  2025年   15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443篇
  2019年   392篇
  2018年   450篇
  2017年   398篇
  2016年   413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1167篇
  2012年   657篇
  2011年   509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475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528篇
  2006年   509篇
  2005年   486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学界以社会经济指标(人口普查、问卷调查等)为主导测度城市内部贫困空间,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但是普查数据周期长、贫困群体社会经济数据可获得性低,如何制定全覆盖、多方位、易获取的测度指标是该项研究的主要挑战之一。本文尝试使用遥感影像、在线房租等公众可获取的数据,采用FETEX2.0、WEKA等软件,利用三个指标(土地覆盖指数、复杂度、单位房租)建构基于大数据的贫困指数,测度广州市内城核心区718个居委会的贫困得分。再将测度结果与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度的贫困空间对比分析,探究两种测度方法的区别和适用性。结果显示:①两者的测度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尤其对前5%最贫困的居委会具有较高重合度;②本文建构的大数据贫困指数对城中村、传统工业区等典型贫困空间识别效果更好。本研究使用易获取、更新周期短的数据,有利于城市贫困空间分布的实时监测,对引导精准分配扶贫资源、有效实施贫困社区更新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长江口二号”清代沉船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木制沉船之一,已于2022年11月完成整体打捞。在进行水下考古调查时,沉船出水的部分青花瓷出现的病害现象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关注,特别是裂纹中黑色污染物及表面铁锈状污染物对文物的外观产生了很大影响。本工作选取了三件具有典型被污染特征的青花瓷标本作为代表,使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EDXRF)、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分析(XRD)、拉曼光谱分析(Raman)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SEM-EDS)等方法,对污染物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形成原因以及环境的影响作用,并对其潜在危害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污染物主要以方解石、菱铁矿等碳酸盐以及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硫化物为主。长期处于河口淤泥中的还原性环境是导致菱铁矿和亚稳的铁硫化物形成的原因,船体中铁质构件腐蚀对局部环境的污染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也反映出被污染的青花瓷所处位置和环境的特殊性。出水的部分青花瓷釉中裂纹的形态表明其形成是由物理撞击造成,而釉中硅灰石晶体的选择性腐蚀会导致腐蚀坑的形成,裂纹和腐蚀坑均为外部污染物进入釉层内部提供了通道,导致瓷器劣化。出水后...  相似文献   
73.
青海喇家遗址出土人骨的现场保护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保护青海省民和县喇家村史前灾难遗址现场,对4座房址中出土的21具人骨进行了原地的加固和保护。根据人骨的保存状况及其埋藏环境的调查情况,在加固材料对比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三甲树脂的二甲苯和丙酮(溶剂体积比6:4)的混合溶液,采用多次缓慢滴注的办法进行加固处理。结果表明,滴渗法对脆弱的骨头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74.
辽宁义县奉国寺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正殿大雄殿内现存元代壁画画面精美、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在近千年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这些精美的壁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其中絮状污染物具有较强特殊性,对壁画危害尤为严重。实验以该病害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壁画表面污染物现状调查判断污染物分布范围极大,对壁画的保存具有严重危害性;而后通过红外光谱、能谱及X射线荧光分析确定壁画表面特有的三种絮状污染物为蛾茧丝与蛛丝;最后通过环境监测和相关历史资料整理综合推断其产生原因应当与保存环境及历史修缮密切相关。絮状污染物堆积对壁画表面有着可预见的持续危害,清理防治迫在眉睫。首次对寺观壁画絮状污染物进行系统分析,旨在全面揭示奉国寺大雄殿元代壁画表面絮状污染物的特征及成因,为寺观壁画表面污染物研究提供实例,为探索针对性的壁画表面污染物清理防治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纸张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信息载体,液相脱酸法是应对纸张酸化并延缓纸张劣化的优选手段。事实证明,制备性质优良的脱酸液以高效去酸留碱并采用适宜工艺以保持纸张平整是实现优异脱酸效果的重要前提。本文对国内外近十年内多数液相脱酸工作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从浸润性、分散性、加固性、抗菌性及防皱工艺五方面对纸张液相脱酸效果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并总结相应对策,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6.
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是常见的彩绘类文物保护材料。采用激光粒度仪、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表征了PVAc乳液的粒径以及胶膜的热稳定性、结构和形貌;采用粘度计、表面张力仪、pH计、电导率仪等研究了乳液浓度与其粘度、表面张力、pH、电导率的关系;通过冻融、室温-高温放置、离心分离研究了乳液的稳定性;同时用PVAc乳液对模拟起甲和酥碱的壁画进行了修复。结果表明,PVAc乳液粒径呈双峰分布,小粒子的平均粒径为380 nm,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85μm;乳液胶膜为非结晶物质,胶膜热重的最终质量残留为1.54%,335℃出现放热峰。PVAc乳液的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pH随浓度的增大而下降;相同温度下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增大而基本呈现低浓度下降,高浓度上升的趋势。相同浓度下,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无显著变化,表明PVAc乳液的表面张力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相同温度下,乳液粘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浓度下,乳液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冻融、离心分离和不同温度下静置发现,该乳液出现分层。用该乳液对模拟起甲和酥碱壁画修复后,再分别老化20个循环和12个循环,发现颜料层再次空鼓、起甲。综合分析,说明实验中所使用的该种PVAc稳定性和抗老化能力较弱,在修复彩绘类文物中应慎重选择PVAc的种类,综合考虑PVAc的使用浓度、环境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以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77.
明清丝绸之路哈密—吐鲁番段存在一条自哈密西南沙尔湖转西北至鄯善进而抵达吐鲁番的“沙尔湖路”,它与“黑风川道”“小南路”等传统路线均不同。利用《蒙古山水地图》等文献,可对沙尔湖路具体行经进行考证复原。该路沿线地形平坦,有泉水与植被,在明廷与吐鲁番、清廷与准噶尔在哈密的政治和军事对峙阶段曾广泛使用,后因泉湖干涸、气候炎热而中断。  相似文献   
78.
为了解河南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出土的部分典型玉器的材料属性与制作工艺,用多种无损科技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现场分析,获取了玉器材质矿物组成、纹饰微观形貌、穿孔孔径及内部微痕特征、表面琢磨微痕等综合物理化学信息。基于科技分析结果,确定了玉器的材质属性以及玉器表面纹饰、钻孔、琢磨等制作工艺相关信息。结合考古学背景资料信息,探讨了长子口墓地出土玉器在材质、器形、功能与工艺之间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9.
杨洁莹  张京祥  张逸群 《人文地理》2020,35(3):86-92,114
乡村振兴不能回避资本,然而资本下乡会改变乡村内部治理结构,如何善用资本以实现乡村善治成为一个难题。文章以江西省婺源县Y村作为典型案例,基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深度剖析资本介入后村庄治理主体的关系转换和资本运行的内在机制,并揭示资本介入后乡村善治面临的难题。文章认为,市场资本介入乡村重构了空间生产主体,并倾向于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新空间形态。新空间形态进一步形成了新社会关系网络,新社会关系网络在市场资本的助推下稳固,并逐步将村民主体排挤出村庄,导致资本下乡后空间非正义等问题凸显。未来的乡村治理模式应当发挥资本的触媒作用;维持政府公正性角色,保持乡村空间正义;明确村民主体地位,鼓励村民作为村庄营建的主体;强化集体力量,保持村集体对空间的有效控制权。  相似文献   
80.
珠江三角洲中小城市的城市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永洁 《人文地理》2002,17(5):33-35
本文通过对中小城市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地位、发展特点、城市化形成机制以及珠江三角洲未来发展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①中小城市的发展完善了珠江三角洲的城镇体系;②中小城市对城市化水平的贡献率远远大于大城市;③未来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将更趋多样性,将会出现更加理想的城市化空间发展模式。另外,针对珠江三角洲未来中小城市的发展,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