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0篇 |
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12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71篇 |
2018年 | 93篇 |
2017年 | 84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257篇 |
2012年 | 76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46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执政资源是政党执政的必备条件,其形态主要有物质、政治、精神三大类,其中精神资源是执政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思想保证。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思想化,大胆借鉴和汲取人类社会的一切明成果,努力实现古今中外各种先进精神资源的对接与融合,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精神资源领域的主导地位,自觉捍卫民族优秀思想化在精神资源领域的主体地位,始终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是新时期加强党的精神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92.
Sekhar Bandyopadhyay 《亚洲研究评论》2009,33(4):455-467
A number of historical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there were powerful Dalit movements among groups such as the Rajbansis and Namasudras in northern and eastern districts in colonial Bengal. The weakening and in some cases almost disappearance of these movements after 1947 is difficult to explain. One plausible explanation could lie in the emotional and physical displacement caused by Partition of the province. Both groups lived in the border region and lost their geographical anchorage following Partition.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movement of the Namasudras before and immediately after Partition. Partition represented a major historical contextual shift that resulted in a transfiguration of Namasudra identity politics in the two Bengals, revealing the conjunctural nature of such collective social identities. In the late 1940s and early 1950s the Namasudra experience of displacement and struggle for rehabilitation brought to the foreground their “Hindu refugee” identity, overshadowing, at least for a time, their Dalit cultural politics. 相似文献
993.
利他经营的思想是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分析了利他经营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是在心理学和佛教的影响下,以“反稻盛事件”为契机形成的。文章最后结合实例探讨了利他经营的思想在京瓷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二战后日本政治地理学经历了盛极而衰之后再起步的曲折历程,政治地理学一度成为日本地理学中最不活跃的分支学科,也少有学者出席相关的学术活动。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发生了转变,政治地理学在日本再度兴起。本文通过分析在日本政治地理学相关出版物的变化,考察了二战结束以来政治地理学在日本复兴并被重新建构的过程。研究发现,与地缘政治和领土相关的出版物在日本比较多,经历了两个高峰,而最近又处于增长趋势。政治地理学在此期间经历了由国家间地缘政治向多尺度的政治地理学的转变。基于日本政治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本文认为,未来包括中日韩在内的东亚政治地理学的发展尤其要重视以下三点:一是要注重东方国家政治地理学的独特性;二是要警惕回归到作为治国方略的古典地缘政治学的危险性;三是要充分认识多尺度视角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这三方面的努力,将有可能使东亚政治地理学为当代世界政治地图的领域性和复杂性理解做出独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5.
城市高收入阶层生活方式与生活意识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城市居民中已经出现高收入阶层。本文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对大城市高收入阶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意识进行研究。从调查样本的工作观、社会观、未来观分析高收入阶层的价值观和生活意识,消费、投资以及保障意识,并进一步划分价值观的类型。 相似文献
996.
地理哲学研究若干问题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地理哲学研究的重要性,介绍西方地理哲学的发展概况和研究动态,分析我国地理哲学研究落后的主要原因,对如何开展我国地理哲学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7.
论过渡时期我国政党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政治是近世各国普遍的政治形式。健康有序的政党关系不仅是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实现民主政治的主要保障机制和外在环境。由于没有民主政治的历史传统和必要的制衡力量,加之中国传统“党同伐异”的政治化观念,近代中国一直没有形成近代意义上的政党关系。建国初期,中国政党关系走上法制轨道。但这一政党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复合政党关系到单一政党关系的转变,不仅政党关系的运行机制发生了转变,而且其历史使命也发生了相直的变化,并由此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基本政党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998.
Shu Ke-bin 《文史博览》2007,(8)
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提出了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相统一的文艺批评思想。他还指出,文艺批评应在创作主体态度与客观效用的关系上遵循动机与效果相结合、在批评方法上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做到专业批评与群众批评相兼顾,全面系统、科学合理地展开。 相似文献
999.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原则;有赖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对权力的社会制约和社会监督制度,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000.
近世日本是建立在武力统治和身份统治基础上的封建家族国家,虽然其以中国的儒学为统治思想,但是统治阶级始终坚持尚武为立国之本,把尚武习武看成是执政者和有教养者的重要标志,认为在治世能保持尚武精神的武士才是真武士。关于君臣关系,在“家”观念支配下,他们认为君臣关系是建立在同一家族共同体基础上的,家臣与主君同样对家的延续兴亡负有责任。他们的忠君观念具有家族主义和集团主义色彩,具有超越主君个人而把家国作为忠诚对象的特征。近世武士阶级在中国儒学的影响下,能够自觉地从治国安民这一政治角度考虑百姓的生活,并且达到“为国家人民立君”这样的政治高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