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41.
论文从移民工人维权和劳动争议处理这一新视角,较为系统地分析中国海外劳务移民的历史发展与管理体制,深入剖析中国劳务移民管理的法律政策框架及维权和争议处理机制,比较借鉴劳务移民典型国家的经验做法,并对实现中国劳务移民有效管理的对策与措施,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完善相关国内立法,构建多边合作协议框架;二是确立劳动行政部门主管,建立多部门政策协调机制;三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强海外劳务移民监管;四是加大工会组建、培训和维权力度,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近三十年来,菲律宾向世界各地输送了大量海外移民,尤其是劳工移民。菲律宾政府为此实施了诸多积极有效的海外移民政策。如实施《移民劳工和海外菲律宾人法》等政策法规,维护劳工移民和海外菲律宾人的权益;设立高效协作的移民管理机构,为海外菲律宾人提供全方位保护和服务;实行双重国籍政策,赋予海外菲律宾人公民权;设立"海外菲律宾人月"等节日和"总统奖"等奖项,表彰海外菲律宾人的杰出贡献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加强了海外菲律宾人对祖籍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他们在菲律宾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伊斯兰党是马来西亚主要反对党之一,1990年以来,该党在华人只占4.43%的吉兰丹州长期执政,进行伊斯兰教国实践,其伊斯兰化政策引起朝野争议。论文介绍了伊斯兰党在吉兰丹的伊斯兰化政策,分析了基于伊斯兰党的种族理念,吉兰丹政府的华人政策和吉兰丹华人对伊斯兰党及其州政府的态度,说明坚决支持和坚决反对伊斯兰党的华人是少数,中间派是多数。伊斯兰党在吉兰丹州的执政证明,他们公正、廉洁,能够善待华人,使外州华人不再像过去那样抗拒伊斯兰党。吉兰丹模式对马来西亚其他地方马来人和华人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44.
论文结合墨西卡利华人出现的历史背景,重点就华人对墨西卡利早期开发的贡献及当地华人社会的兴起进行了论述,探讨了墨西卡利华人社会迅速衰落的原因,认为墨西卡利华人社会的迅速衰落,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和原因。一是它的边疆位置造成了美墨之间的争夺,使得华人的生存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二是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大背景下,依靠棉花出口的墨西卡利经济受到巨大影响,这一外部因素加剧了华人社会的衰落。三是墨西哥的土改政策,也波及到华人的处境。  相似文献   
45.
论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北美华人移民来源地、移民数量、唐人街形态变化,特别是唐人街之间的城际长途巴士的发展等方面,揭示了北美华人经济的新动向,并从经济学角度进行阐释。认为近二十年来,新移民的持续增长为北美华人社会注入源头活水;唐人街的发展瓶颈被突破,出现了新的族群经济形态,如复合商城华埠(Mall Chinatown)等在各地涌现;华人利用族群特色寻求经营创新,华人大巴在短短十余年间开创了新的城际交通服务体系,改变了原有的行业格局,进而从边缘走向主流并影响主流。此外,北美华人科技产业利用大洋两岸各自的比较优势在跨国经营中逐渐兴起。新移民与中国因素、族群特色与经营创新,成为北美华人经济的活力之源。  相似文献   
46.
根据《公案簿》案例,分别对审前、审理和判决这三个阶段的审判程序进行了梳理。在1619-1928年间,巴达维亚华人社会的民事审判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法律移植的历史现象。具有相当自治权力的公堂,负责华人社会的民事审判。公堂较为完整地将母国的法律移植到所在地,并保持了母国的民事法律传统。  相似文献   
47.
选择东南亚华侨秘密会党为研究对象,对海峡殖民地政府对华侨秘密会党的政策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第一时期是放纵与利用;第二时期是利用与控制;第三时期是控制与镇压。殖民政府对待华侨秘密会党的政策演变以维护英国的利益为基础。  相似文献   
48.
以清初广东籍侨僧元韶禅师等佛门僧侣及有关华侨为研究对象,通过史籍、碑铭等文献资料,分析考证了他们的生平简介和生存状况。结果是,元韶禅师的生卒年代是1648-1728年,赴越时间为1677年。从越南华侨华人史的角度来考察,元韶禅师、拙公和尚和明行禅师有其特殊性。一是他们以个体身份杂居于移入国社会之中,他们生活的环境没有形成一个华侨华人社会;二是他们百年之后能够名垂青“石”,让当地人民永远铭记他们的名字和功德。此外,欧阳汇登、蒋光廷、陈文惠、程泰荣和黄我瑞等华侨能在越南“后碑”上留名,反映了华侨华人在当地落地生根、与当地人民和平共处的事实和一种少有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49.
This paper critically assesses the issues surrounding nineteenth-century Chinese migration to British colonies, especially Australia. The issue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include the origin of the term “sojourner”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Western colonialism, and the origin of the term huaqiao (overseas Chines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hinese nationalism. By being critical of the narrative of the “sojourner” for its cultural essentialist approach to Chinese migration, the paper highlights two important aspects of Chinese migration patterns and behaviour that are often neglected by the sojourner narrative: socioeconomic circumstances at the origin of migration and Western colonialism at the destination of migration.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Chinese publications by the migrants and what happened in Hong Kong at that time demonstrate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two aspects of history. The paper finally observes that the little understood behaviour of the Chinese peasantry migrants appears to be post-modern and transnational.  相似文献   
50.
Who were the Hong Kong British, and where did they live? This question sat at the heart of anguished and angry debates prompted by the colonial government’s edict in June 1940 ordering the evacuation to Australia of all women and children of ‘pure European descent’. In this article, I focus on thematic strands in the debate on Hong Kong British identity, such as race, class, legal domicile, reputation and migration, to explore the complex character of such British communities outside the Dominions. This article aims to characterise what it meant to be British in the wider empire, and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place of such communities in the picture of colonial mig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