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1篇
  免费   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展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吴传钧 《人文地理》1996,11(Z1):1-10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文地理学得到了复兴,在理论、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其中尤以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的进展较快,原先被视为禁区的政治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和社会地理学,也开始出现了一批可喜的成果。目前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新形势下,中国人文地理学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即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迈入21世纪时,作者建议中国人文地理学着重研究以下各课题:
(1)为充实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2)为配合(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研究全国和各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3)以土地利用为中心来研究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4)从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出发,研究地区自然资源系统;
(5)为发扬中国地理学的传统,更认真地为农业服务,研究促进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问题;
(6)从理论和方法上提高区域地理研究的水平、并配合国家任务,开展区域综合发展的研究,包括国家和各省经济建设的重点区、海域、生态脆弱区等。  相似文献   
92.
北洋政府的侨资政策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北洋政府时期是华侨回国投资兴办实业蓬勃发展的阶段。这与海外华侨资本的迅猛增强密切相关 ,同时也与这一时期积极的工商政策与侨资政策有着直接的联系。北洋政府的侨资政策不仅继承了晚清积极引进侨资的政策 ,而且有所发展 ,有所创新 ,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93.
Q. Wang 《Archaeometry》2021,63(1):105-121
In this paper six bronze artefacts of the Eastern Zhou period to Han dynasty (770 BC ‐ 220 AD) with tin‐rich surface decoration in the British Museum collection were studied using a variety of analytical techniques. The decoration patterns include trellis patterns (菱形纹) on two swords of the Yue state, tiger's striped patterns (hu‐ban‐wen, 虎斑纹) on two swords from the Ba‐Shu region, a hexagonal star pattern (六角星纹) on a spearhead of the Wu state, and a cloud‐like pattern on a garment hook. The tin‐rich decorations on those objects were produced by deliberate tinning processes; at least three different tinning techniques were used, including the use of tin‐rich pastes for the trellis pattern of a Yue state sword and for the mottling decoration on the Ba‐Shu swords, amalgam tinning for the hexagonal star pattern on the spearhead of the Yue state, and hot tinning for the cloud‐like pattern of the garment hook. Different tinning techniques could have been applied to produce similar tin‐rich decoration patterns, and vice versa, a single tinning technique could have been used to produce different tin‐rich patterns on different objects.  相似文献   
94.
为了解汶川地震造成的古建筑震害及对古建筑的保护,根据古建筑震害资料,通过归纳方法,获得了古建筑不同的震害症状:对木结构而言,主要有地基破坏、柱底侧移、柱身倾斜、节点拔榫、装修开裂、梁架歪闪、瓦件掉落、填充墙破坏等;而砖石及砖木结构由于承重材料的抗拉、压、剪强度相对较差,容易产生倒塌等严重震害。在此基础上,通过勘查分析方法,获得了古建筑产生震害的主要原因:地震力过大、古建筑缺乏及时保养与加固、施工原因及砖石材料本身强度差的原因等。针对不同的震害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抗震加固建议。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为提高古建筑的抗震性能,应加强对古建筑的维护与加固,及时清除各种隐患,将地震产生的破坏减小到最轻的程度。  相似文献   
95.
Abstract In early 1919, people like Hu Shi and Chen Duxiu were regarded as members of an ivory-tower "academic faction" (xuepai), embroiled in a debate with an opposing "faction." After the May Fourth demonstrations, they were praised as the stars of a "New Culture Movement." However, it was not obvious how the circle around Hu Shi and Chert Duxiu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May Fourth demonstrations. This link hinged on the way in which newspapers like Shenbao reported about the academic debates and the political events of May Fourth. After compartmentalizing the debating academics into fixed xuepai, Shenbao ascribed warlord-political allegiances to them. These made the Hu-Chen circle look like government victims and their "factional" rivals like the warlords' allies. When the atmosphere became hostile to the government during May Fourth, Hu Shi's "faction" became associated with the equally victimized May Fourth demonstrators. Their ideas were regarded as (now popular) expressions of anti-government sentiment, and soon this was labeled the core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idea and rhetoric of China's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this way emerged out of the fortuitous concatenation of academic debates, newspaper stories, and political events.  相似文献   
96.
故宫博物院8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文化转型的产物,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有过曲折的历程。它作为中华民族历史和传统的重要象征,正为人们所深刻认识和空前重视,同时以其宏富的收藏、多样的展示、丰硕的科研成果为世所瞩目,从整体上反映着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水平。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对故宫价值的认识以及多年来在故宫保护上的努力,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与保护水平不断提高的体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宝贵财富。故宫博物院正在重点抓紧基础建设、搞好开放展览、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打造“数字故宫”、推进故宫学研究等工作,努力实现保护好民族瑰宝并创建世界一流博物馆的目标。  相似文献   
97.
龚留柱 《史学月刊》2005,(10):87-96
朱绍侯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半个世纪来笔耕不辍,在中国古代史的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在对他的访谈中,内容涉及到了其治学经历、主要学术成果、学术风格及他长期形成的史学观和方法论等诸多方面。最后,朱先生还对当前学术研究的环境和风气提出了自己的评判,并对21世纪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做出了乐观的展望。  相似文献   
98.
叶剑 《中原文物》2005,(4):51-53
民族文物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古代不同社会形态以及生产、生活状况的活化石.它填补了史籍记载的缺失和田野考古的不足,为人类社会发展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科学研究、发展旅游业、繁荣民族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民族文物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应及时抢救保护.  相似文献   
99.
西方汉学家在研究郭店楚简时,注重相关学科先进理论和模式的运用,注意从理论的角度上探讨出土简帛整理和研究的原则与方法。这与国内学术界重视实证的传统不同。郭店楚简的典籍是中国古典化的重要代表,研究西方汉学界对郭店楚简的研究现状和特征有助于加深对中西化的认识,促进中西化的交流。比较西方汉学界和国内学术界在研究郭店楚简上的差异,亦有助于中西学术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0.
贺全胜 《攀登》2005,24(6):85-8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理论层次非常鲜明的新课题,它涵盖着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理论形态。研究这一理论构架及其建设基础,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