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8篇 |
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5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83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近三十年中国人移民菲律宾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帆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1):32-42
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对近30年来以各种方式移民到菲律宾的中国新移民概况进行了梳理分类并探析了其移民原因。认为中国公民之所以移民到经济并不发达的菲律宾,除了历史、移民文化以及移民网络等因素外,还在于菲律宾的比较优势以及中国移民的族群经济,为中国新移民的海外生存提供了机遇,并且极大地降低了移民的风险和成本。国际移民的趋势并不一定遵循着从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流动的固定路线,低收入国家所蕴含的机遇也是吸引国际移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2.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道路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自李大钊开始传播唯物史观,此后经郭沫若、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等的努力,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结合,显示出自己建构研究中国历史体系的规模和力量,因而20世纪把中国史学推向了新阶段。建国后17年,马克思主义史学虽然经历过严重的曲折,但成绩仍是主要的,主要表现在:以唯物史观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向得到坚持,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领域以及大规模整理历史文献等方面都有重要成果;1958年以后教条化严重泛滥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等挺身而出进行抵制,一批熟悉历史考证的学者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使史学达到新的境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过批判和反思极“左”路线危害,解放思想,史学出现了开拓进取、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3.
国际移民体系中的中国大陆移民--也谈新移民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秀明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1):22-2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出现的新移民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已有的研究并不能使人们清晰地认识和了解这一问题.本文试图将这一问题置于国际移民的背景下加以探讨,就新移民的概念界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新移民的人数和类型等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说明,中国大陆的新移民现象,是20世纪移民时代国际移民大潮中的一个极小的部分,对此应有客观公正的认识. 相似文献
74.
新移民:何以新?为何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出现的华侨华人移民和“再移民”现象 ,对“新移民”的称谓、东道国接收移民的政策、“新移民”与其先辈的不同之处、“新移民”在海外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并再一次强调了对华侨华人同化问题应有的认识 :既融入在海外的本族群 ,也融入当地的其他族群 ,又保持自己的种族认同 相似文献
75.
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的新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汝窑御用瓷自1987年在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窑址发现以来,曾引起国内外陶瓷界的关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1987至1998年,先后在第 Ⅰ、Ⅱ、Ⅲ区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每次都有较大的收获,但始终未能找到天青釉汝瓷烧造区和完整的地层堆积。1999年根据清凉寺村民提供的线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工作重点由第I、Ⅱ、Ⅲ区转人第IV区,在居民住宅外便道上进行试掘。清理出厚达0.1米的天青釉汝瓷堆积层,收获天青釉汝瓷一千余片,同出的还有不同于汝民窑的匣钵、垫饼、试烧插片(火照)等窑具和大型建筑构件,… 相似文献
76.
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受“左”倾思潮影响的教条主义史学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史学危机的呼声不绝于耳,西方各种史学思潮纷至沓来。史学工作者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实际,重新学习,调整步伐,注重历史学的学科特性,与时俱进,使马克思主义史学获得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77.
刘宏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7,25(4):1-10
以在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企业家为个案,简要地讨论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全球化时代的展延;分析了新移民企业家跨国知识与技术优势在新兴企业成长中扮演关键作用;论述了跨国移民企业家产生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外在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双赢策略;进而阐述跨国性的理论架构如何有助于解释华人企业家在当代世界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建设青海新农村,不仅要发展农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而且还要大力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本文针对当前青海农牧区的农牧民综合素质偏低问题,提出要切实把提高农牧民素质摆到重要位置,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9.
从"五四"运动到今天,新诗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这一历史进程曲折复杂而又历尽艰辛,从文化传统和美学的角度看,新诗与古典诗歌不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且有着谁也不能割断的民族的血缘。我国古典诗歌传统对新诗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access to global markets via inclusionin global value chains for private clothing producers in Vietnam.It argues that chain entry barriers are not onlyconstructed by global buyers as it is often suggested, but alsoby political–economic processes in Vietnam. The marketorientations of four segments of private enterprise owners isexamined and shown to correspond to their ethnicity, originand location in northern or southern Vietnam. It is argued thatthis is mostly because these factors influence access to thestate system, where export-related resources are foun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