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地理想象是通过文化媒介对特定地方的地理“现实”的转录与重构,而博物馆是达成地理想象的一个代表性媒介。博物馆不只是一个展品陈列的空间载体,其中还包含着地理知识的生产。本文以南海博物馆为例,采用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式访谈、话语分析方法,探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对“南海”的呈现。研究表明,南海博物馆对南海的地理想象不仅是话语建构,同时也是一种国家领土主权在话语层面上的实践。地名、地物、地图、地景是南海地理想象的构建基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通过对“过去”资源的空间组织,构建了“南海”的地域想象、边界想象以及地缘想象。  相似文献   
82.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网络传播博物馆信息的优势和特色,必将使网络传播成为二十一世纪博物馆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3.
西方国家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承忠 《人文地理》2004,19(6):62-66
本文总结了历史文化旅游的特点。进而预测西方历史文化旅游将有如下发展趋势:1.文化吸引物的管理、筹资与营销变得更专业化;2.在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背景下,政府和企业的强力推动使文化吸引物供应过剩,同时文化产业内部合作的缺乏,最终导致竞争的加剧;3.广泛运用网络、信息、虚拟等高新技术;4.必须采取新的手段来适应游客体验不断变化的特点。我们可以增加新项目、利用新主题组合旅游吸引物、举办大型城市或地方文化活动来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和休闲者。  相似文献   
84.
曹清 《东南文化》2001,(11):74-77
艺术的力量不容忽视,南京博物院艺术陈列馆的现代馆需要鲜明的个性,这个个性要具有时代特色浓厚的展示内容来填充,从而达到推动社会文明进程及城市发展的目的,这是本文努力强调的。  相似文献   
85.
卢梦梦 《东南文化》2011,(5):119-122
当今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提高文化生活需求的呼声已越来越高。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部门,博物馆已逐渐强调其开放性与多样性,增加观众的参与和互动。将其与文化创意相融合已成为文化部门当下最主要的任务和挑战,从而使得博物馆对我国的发展起到更加多元化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86.
外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乡村旅游是我国新时期旅游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系统的介绍了欧美乡村旅游的发展和主要成功经验,包括正确的定位,合理的形式选择,政府和社区的协调参与以及法律法规和专门的管理机构。在这一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了外国乡村旅游发展在几个方面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  相似文献   
87.
博物馆发展中的分化与整合不是孤立的,它是博物馆在适应社会发展大环境中产生的分歧,并且形成了两条各有侧重的思想路线:一条是以博物馆功能为基础的专业化路线,另一条是以博物馆职能为基础的社会化路线。当前,这两条思想路线正在新整合理论的整合下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8.
旧址博物馆是指利用特殊的空间来展示社会发展、事件发生、人物活动历史瞬间的博物馆,其中历史建筑旧址博物馆、名人故居旧址博物馆、工业遗产旧址博物馆等均是重要的表现形式。充分挖掘这些旧址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展示建筑旧址的文化面貌及特色,探索保护旧址博物馆真实遗存、历史环境的有效方式,从而实现对旧址博物馆文化遗产的合理再利用等课题,在当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
The Ministry of Health in Burma/Myanmar considers HIV its first priority i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IV prevention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element of the work of many of the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INGOs) based in the country (CBI, 2006; Ministry of Health, 2008). Yet inBurma/Myanmar, as elsewhere in Southeast Asia, there is a “cultural queasiness” around HIV. This queasiness is a dis-ease of the emotion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ongoing linking of HIV transmission with “bad behaviour” (resulting, in part, from HIV prevention's own repeated use of a “risk group” approach). Indeed, the mere existence of HIV prevention work, inand of itself, sparks waves of cultural queasiness because it transgresses the norms regarding which topics are considered appropriate for public airing, and which are not. Through reference to empirical research involving in-depth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 of field work practice,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how the desire to minimise this queasiness can result in disavowal of the experiential and emotional complications so deeply embedded in HIV prevention and HIV transmission. Thus HIV prevention both is affected by, and reinforces, cultural queasiness.  相似文献   
90.
在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是一项广为接受的活动,它主要是指在各种支持组织的帮助下非营利组织提升组织能力的活动,而兴起根源在于福利国家变革背景下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困境、市场化的负面影响、"志愿失灵"与治理危机以及新自由主义话语的兴起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发达国家的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在我国,社会组织能力建设要与制度建设的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