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刘淼 《史学集刊》2004,(1):28-33
晚清时期是中国民间资本重新组合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 ,集中于城镇的各种手工业组织对资本的需求增大 ,而拥有资金的商人又缺乏投资渠道。因此 ,在经济相对富裕的苏沪地区 ,民间资本开始通过招股与认股的方式组合成为股份公司。各股份公司成立后 ,在股金管理、红利分配和组织机构等方面均形成了新的体制。同时 ,随着股份公司的建立 ,传统的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方式也开始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02.
清末至民国时期赣闽粤边区农业变迁与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海华 《史学月刊》2005,4(6):101-110
清末民国年间,赣闽粤边区①农业面对新的市场竞争环境,经历了兴衰嬗变、重组调适的过程,这一过程有衰落、有收缩、有扩张;并出现了诸多近代农业新因素,农业正朝着积极的方向作渐进性转型和变迁。近代农业完全衰败的观点在边区缺乏强有力的证据。赣闽粤边区农业渐进性转型的例子说明,对近代中国农业整体变迁评价应立足于多区域的实证研究,任何单一区域的农业评价都无法涵盖近代中国农业的整体变迁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3.
The discourses of classical scholars during the eighteenth century reinforced a shift from Song-Ming rationalism to a more skeptical and secular classical empiricism. By making precise scholarship the source of acceptable knowledge, Qing classicists contended that the legitimate reach of ancient ideals should be reevaluated through comparative delineation of the textual sources from which all such knowledge derived. This turn to empirically based classical inquiry meant that abstract ideas and rational argumentation gave way as the primary objects of elite discussion to concrete facts, verifiable institutions, ancient natural studies, and historical events. In general, Qing classicists regarded Song and Ming “Learning of the Way” as an obstacle to verifiable truth because it discouraged further inquiry along empirical lines. The empirical approach to knowledge they advocated placed proof and verification at the heart of analysis of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During this time, scholars and critics also applied historical analysis to the official Classics. Classical commentary yielded to textual criticism and a “search for evidence” to refortify the ancient canon. Representing a late imperial movement in Confucian letters, Qing classicists still sought to restore the classical vision. The early modern power of their philology, however, yielded the forces of decanonization and delegitimation as modernist trends, which went beyond the intellectual limits they had imposed on their own writings.  相似文献   
104.
河南荥阳市关帝庙遗址商代晚期遗存发掘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帝庙遗址位于河南省荥阳市豫龙镇关帝庙村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4°47′042″、东经113°28′027″,海拔高度127.5~129.9米,现存面积约10万平方米。遗址东约3公里处有须水河自南向北流过,北部约6公里处有索河自西南流向东北,两河在距遗址东北约8公里处汇合成索须河继续向  相似文献   
105.
湖北郧县乔家院春秋殉人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乔家院墓地位于郧县西部山区,东距郧县县城约40公里。墓地座落在汉江上游南岸的台地上,北与郧西县的天河口隔江相望,现隶属于郧县五峰乡肖家河村。墓地中  相似文献   
106.
目前不少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斟寻,而此种观点与考古实际和文献记载均不相符.依据相关文献和考古资料,二里头遗址应为夏代晚期的都城"河南"而非斟寻,"河南"与阳城、阳翟、斟寻、原等相比较,是夏王朝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国都.  相似文献   
107.
晚清天主教会与耶稣教会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大春 《史学月刊》2003,2(2):55-61
1891—1911年间,中国天主教会与耶酥教会的矛盾激化,屡屡发生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天主、耶酥教派冲突。目前主要史籍中有案可查的这类冲突共有42起,经分析归纳其有五大特点,七种原因。中国政府对教派冲突问题非常重视,对它的处理不同于对其他教案,具有两种特点。  相似文献   
108.
孙中山与晚清革命党人社会背景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迟云飞 《史学月刊》2003,(12):27-34
孙中山早期革命(晚清时期)的社会背景(或基础)不是资产阶级,他所领导的革命也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兴中会时期,他所依赖的社会力量是背离了传统社会体制、率先接受西方影响的边缘阶层,其社会基础十分薄弱,所以他的革命活动到处碰壁。1901年以后,孙中山转向新政中产生的追求民族主义目标的新知识分子,由于革命得到这一新社会精英阶层的认同,社会基础迅速扩大,终获辛亥革命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9.
钧窑始烧年代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钧窑被称为宋代的五大名窑 ,但考古工作中一直没有可信的材料证明其始烧于宋代 ,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多撰文将钧窑的始烧年代定在金代以后。本文系统地介绍了 2 0 0 1年发掘禹州神刘家门窑址最早地层的出土器物 ,总结了其器形、胎釉和工艺特征。继之将其与考古发掘的窑址和墓葬材料进行对比 ,探讨了出土早期钧窑器物的窖藏、墓葬和遗址的年代 ,讨论了早期钧窑几项重要工艺的时代特征 ,结合窑址出土的纪年材料 ,证明刘家门窑第一期前段的时代为北宋徽、钦二宗时期 ,这也是钧窑的始烧时间。最后简论了钧窑是仿汝窑产生的 ,在北宋末期与汝窑同时生产。  相似文献   
110.
乔梁 《华夏考古》2004,(2):58-67
辛庄头 3 0号墓的发掘是燕下都考古的一项重要收获 ,但关于它的年代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根据墓中仿铜陶礼器的形制与组合特点 ,结合古代文献记载 ,论证其年代当在战国晚期。文章还分析了其出土遗物与北方草原文化和东北地区文化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