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人理想景观模式与寺庙园林环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祥妹 《人文地理》2001,16(1):35-39
文章探讨中国人理想景观模式的形成及结构特征,认为中国人理想景观模式是中国文化生态经验对隐蔽和探索结构的强化,景观审美感受上以神秘隐幽为主;中国寺庙园林是这种景观理想的物化,其园林环境和建筑布局都表达了中国人对理想景观模式的追求;作为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园林在旅游开发中必须突出其文化内涵,营造氛围,使游客体味它的深层次的美。  相似文献   
62.
生态旅游及其景观生态学透视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在简单介绍生态旅游的产生及其与可持续旅游关系,以及简要总结生态旅游定义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旅游供给方、旅游需求方即旅游者和综合层次三个方面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可以概括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形式、生态旅游产品及其组合与可持续旅游思想在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和空间实现。在现代地理学与生态学结合下产生的景观生态学,既强调空间地域研究,又考虑生态学的思想和原则,为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提供了理论切入点。  相似文献   
63.
岭南文化区域系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整体的发展历程来看,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最活跃的区域文化之一。岭南文化区域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本世纪末的改革开放20年来,岭南地区成了一块经济发展的热土,使岭南文化一跃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高势能文化之一。岭南文化在其孕育、成长、定型和演变过程当中受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大,构成了其特有的文化整合与演变模式。本文从区域系统分析的角度对岭南文化进行初步研究,得出结论:(1)岭南文化是山水型的实用文化;(2)岭南文化是开放性和兼容性极强的区域文化;(3)重实践,讲创新,少说多干是岭南文化的精髓;(4)岭南文化系统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南国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64.
白马人是藏缅语族中文化形态独特的少数族群。分布在川甘两省交界地带的白马人聚居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地理共同体。白马人聚居地是长江流域海拔较高的人类居住地带,也是我国西部生物-文化多样性两者兼得以保持完好的典型区域之一。本文试以四川省平武县若干白马人村落为研究样本,阐述了诸如村落与自然环境的融洽、乡土民居建筑与自然神崇拜等物质与意识形态文化景观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65.
沈阳市城市景观演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分析了沈阳市50年代、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城市景观及其演化情况,并分析了沈阳市城市景观发展演化的驱动因素。认为城市景观的演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动态化过程,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直接的因素主要有经济体制和决策因素、工业发展、人口增加及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等。  相似文献   
66.
洞庭湖湿地景观特征与农业产业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景观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开发历史悠久,生产化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商品基地。由于过去长期受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本文根据洞庭湖湿地景观特征,对洞庭湖湿地农业资源和湿地农业开发现状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指出了湿地农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洞庭湖湿地农业产业化开发利用模式,以实现洞庭湖湿地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67.
李宁 《人文地理》2003,18(4):48-52
知识经济是21世纪的主导经济。新经济的出现必然会给人类的产业活动带来深远的影响。作为经济活动载体的经济地域必将伴随着这种影响发生深刻的"变革"。最终引起经济地域景观形态的全新变化。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地域空间结构(即其核心、外围、网络及三者组合关系)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的变化将使得经济地域的外观形态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给世人。本文在明确经济地域景观形态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知识经济带来的经济地域景观要素及其组合关系的新变化作了较系统地阐述。进而对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地域的景观形态作了定性、定量的展望。  相似文献   
68.
衡山景观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山为中华五岳之一,著名宗教名山和旅游胜地。本文阐述衡山自然景观的形成,并从旅游的角度论证衡山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丰富的科学与艺术内容、众多的旅游景目、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等优势,建议衡山风光资源开发必须遵循建设与保护相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重、美化和净化同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等原则。  相似文献   
69.
王利民 《人文地理》2003,18(1):94-96
本文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中的应用。认为在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中不仅要关注城市生态平衡,还要在生态建设规划中注重城市居民休憩园地(如城市森林公园、园林公园)建设,以及都市农业的协调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70.
基于游客自愿拍摄法(VSEP)的旅游审美研究方法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朝枝  邓曾 《旅游科学》2010,24(4):66-76
旅游活动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旅游者旅游审美偏好的影响因素是什么?西方学界强调以照片为基础的景观偏好(landscape preference)研究,中国学界重视经验性思考,但至今未有共识性结论。数码相机的普及使通过考察大众游客的摄影动机与行为来研究其审美行为成为可能。本文以游客受雇拍摄法(VEP)为基础,提出了"游客自愿拍摄法"(VSEP);通过探测九寨沟、张家界、嵩山3个知名旅游地大众旅游者摄影动机与影响因素,研究检验了以往以照片为基础的景观偏好影响因素部分结论,探索了"游客自愿拍摄法"(VSEP)在研究旅游审美方面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