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391.
刘子玉 《史学集刊》2020,(2):118-128
1955年9月,日本正式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英国为首的14国对日援引关贸总协定第35条,拒绝给予日本最惠国待遇。为同英国签署通商航海条约,获得最惠国待遇,日本与英国展开了长期艰苦的谈判。谈判迁延日久,英国缺乏尽快缔约的动力,日本则缺乏推动缔约的筹码。1950年代末日本政府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决定直接推动了谈判进程。为与英国达成协议,换取英国最惠国待遇及其撤销对日援引第35条的承诺,日本不得不在保护条款与敏感清单这两大问题上做出让步。1962年《日英通商航海条约》构建了日英经贸关系的稳定框架,扫清了战后日英关系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日英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该条约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但却是在日本做出重大让步的前提下缔结的,日本经济外交在收获了重大胜利的同时,也显露了自身的局限。  相似文献   
392.
徐成 《史学集刊》2021,(1):134-144
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西方国家对纳粹德国实施的绥靖政策,一般被认为是鼓励希特勒侵略胆量和野心、最终导致二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在日后甚至发展成了国际政治中软弱无能、胆怯和丧失原则的无益让步的代名词,即所谓"慕尼黑类比"。在"慕尼黑类比"的阴影下,"绥靖"一词被严重污名化,沦为政治攻击的工具,用以反对任何正常和必要的国家间谈判、妥协和友好交往,为强硬外交乃至战争铺路,产生了严重的国际政治后果。但从危机管理的角度来看,绥靖可以是一种通过向对方做出不对等的利益让步来化解危机、避免战争的理性手段,它是一国在面临他国直接威胁挑战或危机情形下,当相互妥协、威慑与强制外交等其他手段都失败或不可行,从而使危机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国家基于成本收益计算和利害权衡,为了避免战争而做出的最后努力。未来研究中应摒弃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发掘更多绥靖案例,对诸如绥靖政策何以成败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丰富和加深我们对于国际政治中的绥靖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393.
我国出境旅游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雷平  施祖麟 《旅游科学》2008,22(2):33-37
出境旅游市场是我国当前三大旅游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市场,对出境旅游发展水平与阶段的正确认识是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的基础。基于全球44个主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国家与地区的1980年至2004年出境旅游及相关数据,本文采用截面回归与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的研究发现:随着人均GDP与人均国民总收入的增长,一国的出境旅游率将会呈现指数形态的上升,在现价美元16000元左右将会出现出境旅游的爆发性增长;但一国的出境旅游率存在大国效应,人口规模与出境旅游率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还显示,只有经济发展到达一定阶段后,经济增长速度对出境旅游增长的影响才会明显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94.
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协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旅游科学》2008,22(2):20-26
本文以目前东北亚区域的国际旅游交流的实际层面和所处水平为焦点,在分析其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同时,探讨未来在这一区域有关国家和地区之间开展国际旅游合作的模式。本文还就如何振兴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圈和构筑东北亚区域六国旅游合作框架进行初步的论证,并对其将来所发挥的作用进行阐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395.
姜运仓 《攀登》2009,28(2):81-85
在影响中国国家利益建构的各种变量中,国内环境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其它变量的作用都要经过这一环节;国际环境与国际机制构成中国国家利益建构的舞台与背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其对自己的定位则是中国国家利益建构中的内在因素和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396.
国际河流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属性使之成为重要的地缘政治议题。现实主义和制度主义分析容易陷入“领域陷阱”,难以充分呈现中微观层面的多元主体互动以及权力结构和自然要素的相互塑造过程。本文在政治地理学辩证性和关系性的思维基础上,介绍“水—社会领域”概念框架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国际河流治理中的运用。该框架从权力—空间关系的视角出发,包含多元尺度、多维空间、关系网络和领域建构等分析维度。研究认为,国际河流治理是领域(再)生产的过程,水资源是治理过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自然与社会具有相互建构的辩证关系。将政治地理学的核心概念“领域”运用于水治理研究中,重新建构本体论和认识论,对国际河流治理的地缘关系解析具有独特的地理学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97.
ABSTRACT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id has in recent years sought to strengthen youths’ societal participation by coopera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INGOs) and local youth associations. In this paper, we address and conceptualise some of the underlying causes that may enable and/or limit such efforts to support youth participation in the global south. We seek to contribute to the growing literature exploring the multiple scales of young people's political agency. A core argument proposed is that notions of generational relationality, as seen in the case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id targeting youth, must include conceptions of power as a topological relation across space.  相似文献   
398.
During the late medieval period, Bruges acted as the prime hub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north-western Europe, with the town of Sluys as its outport. Trade along the Zwin, the waterway connecting the city to the sea, was subject to a series of tolls and a set of stringent and comprehensive staple restrictions, stipulating that all goods imported had to be sold on the Bruges market. The concentration of commercial activities which resulted from these rules allowed merchants with the necessary capital to trade more cheaply than elsewhere. For those with more modest means and ambitions, the trip along tollbooths to the heavily regulated and institutionalised staple market only jeopardised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ir endeavours. Throughout the fifteenth century, local traders,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rews, commercial staff and professional smugglers cut transaction costs by evading the restrictions of the staple and commercial taxation in Sluy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ize of this informal market on the margins of Bruges' jurisdiction, analyses the backgrounds and motivations of its visitors and reconstructs the strategies they used to evade punishment.  相似文献   
399.
This article concerns German railway cartography in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and its effects on spatio-political perceptions. The evolution of a railway system in Germany, from isolated single routes into national and ultimately international networks, has been customarily linked to the political issue of unification in 1871. The infrastructural changes triggered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maps and map signs, which overshadowed other national and political signs and should not be seen as a simple means to a nationalist end. By examining the developing iconography of railways and railway networks, I argue that railways were a cause of deterritorialization for regions and states and for the vision of a unified Germany.  相似文献   
4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