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6篇
  2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emergence of a policy of multiculturalism in Canada and Australia between the 1960s and 1970s. It charts the rise of the policy in the two countries through the adoption of a philosophy of multiculturalism as the basis of their national identities. There is a distinction between philosophy and policy: a multicultural policy emerged out of a philosophy of multiculturalism. Furthermore, a philosophy of multiculturalism replaced the ‘new nationalism’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identities of both English‐speaking Canada and Australia. The abandonment of the White Canada and White Australia policies and the adoption of non‐discriminatory immigration policies in both countries were also of importance in the emergence of a policy of multiculturalism.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in the Canadian and Australian experiences. However, the major differences are explained by the presence of the French‐Canadians in Canada and the early non‐British migration that Canada received in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compared with Australia.  相似文献   
92.
恽珠充分发挥自己“名父之女”、“满贵之妻”和“令子之母”的特殊社会文化身份,编选出版《国朝闺秀正始集》及其续集,并辑录《兰闺宝录》,成为得统治者认同的正统闺秀文化典范,对满汉文化的融合与闺秀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93.
被拐儿童的生命历程变迁与寻亲成功后的原生家庭融入境遇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寻亲成功后的被拐儿童及其家乡社会网络成员,以生命历程理论为指导,揭示被拐儿童的生命历程变化,考察寻亲成功后的原生家庭融入情况.研究发现:被拐儿童的生命历程主要经历被拐、被收养、寻亲与寻亲成功4个重大生命事件.被拐儿童寻亲成功后的原生家庭融...  相似文献   
94.
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TOPSIS法和Super-SBM DEA模型分别测算高速交通优势度和旅游绩效,综合运用双变量LISA方法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研究2005—2018年长三角高速交通对旅游绩效影响的空间效应及机理。结果表明:(1)2005—2018年,长三角高速交通优势度呈现“东高西低,中间高、南北两翼低”空间格局,且趋向相对均衡化态势。(2)旅游规模高值区集中于省会城市及高速交通干线附近;旅游效率高、较高值区沿“沪宁合—沪杭—杭甬”交通干线分布明显。(3)长三角高速交通对本地和邻近地区旅游规模、旅游效率均存在显著正向驱动效应;高速交通对旅游规模正向影响的直接和间接边际效应系数均大于旅游效率,这与高速交通的“双刃性”、“虹吸效应”及“错配效应”相关。(4)经济实力、旅游资源、产业机构高级化等对本地旅游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旅游资源、人力资本对邻近地区旅游绩效呈现负向外部性。  相似文献   
95.
卢松  张业臣  王琳琳 《人文地理》2017,32(4):138-145
新世纪以来古村落已发展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大众旅游地,在吸引大量游客纷至沓来的同时,也吸引了一些外来人口在此常住与工作,形成旅游移民。以世界文化遗产宏村为研究案例,在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其旅游移民社会融合结构及融合现状。结果表明:①宏村旅游移民社会融合包含4个维度,分别为文化融合、心理融合、身份融合和经济融合。②宏村旅游移民整体社会融合度不高;其中,心理融合最好,公因子得分达到3.57分;其次是文化融合与身份融合,融合度均未达到中等水平,且文化融合维度的内部离散性较强;最后是经济融合,其融合度最低,移民经济收入未达到预期水平。③影响宏村旅游移民社会融合的主要因素分为个人因素和迁入地因素,其中迁入地因素影响程度大于个人因素。最后对古村落旅游移民社会融合的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
北京市低收入社区社会融合的多维度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低收入社区群体的社会融入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包容性发展的桎梏。基于北京市典型低收入社区的实地调查数据,本文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城市低收入社区群体社会融合结构和现状进行探讨,并对影响城市低收入社区群体的社会融合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调查城市低收入社区群体的社会融合主要受到心理融合、经济融合、环境融合、社区关系融合4个维度影响,社区关系融合、环境融合、经济融合和心理融合程度表现出依次降低的倾向,且居民的社会融合总体水平偏低。从影响因素来看,低收入社区群体的社会融合主要受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就业因素和住房因素的影响,不同维度社会融合程度的影响因素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7.
京津冀交通路网结构特征及其演变的分形刻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玉清  陈彦光 《人文地理》2019,34(4):115-125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合理的交通网络结构对提升城市群整体效能意义重大。本文基于1995—2030年多源交通路网数据,运用分形思想,研究京津冀以城市群为节点体系的交通路网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化趋势。主要结论如下:(1)京津冀高等级路网仍有一定扩展潜力,交通网络整体等级结构尚不稳定,未达到一种优化的分形递阶状态。(2)各级路网空间分布具有自仿射特征,但各向异性扩展强度正在逐渐减弱,城镇化和交通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正在促进各级路网逐渐向自相似的结构一体化方向演化。(3)交通路网空间结构演化与城镇用地结构不同步,可能与系统所处城镇化发展阶段有关。(4)高等级路网分维演化服从次数大于1的logistic模型,按照规划预期,各级路网空间发育将相继在2040年前后达到饱和;但按照规划设计高速公路建设将过度饱和,未来应及时调整规划。  相似文献   
98.
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北京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空间布局调整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基于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偏离-份额模型剖析了1996-2010年北京市制造业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基于空间偏离-份额模型,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未来北京不同功能区制造业疏解方向。研究发现,从功能区层面来讲,北京市制造业由首都功能核心区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以及生态涵养发展区渐次外迁,在此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机械与装备制造业呈集聚发展态势,都市型工业近年来有所回迁,其余制造业逐渐退出北京市。在此基础上,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为指导,结合京津冀都市圈各城市产业功能定位和集聚区建设分析了北京市不同功能区制造业未来疏解策略与方向。  相似文献   
99.
乡村地域多功能的内涵及其政策启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乡村地域多功能分异及其价值提升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乡村地域多功能具有空间异质、时间变异等属性,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基础、区域文化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推动乡村地域功能的演进。在承载力范围内,乡村地域多功能间沿着\"兼容性-拮抗作用-兼容性-协同作用\"的路径演进。乡村地域多功能处于动态演化中,功能位\"态\"与\"势\"的差异将其演进过程划分为成长、兴盛、稳定和衰退四个阶段。乡村组成要素的分化整合是转型期乡村社会发展与功能演进的根本动力,导致了地域主导功能的变迁。本文通过深入剖析乡村地域多功能的内涵,以期为指导乡村\"特质化\"发展实践、有效提升乡村地域价值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0.
侯兵  黄震方  范楚晗 《人文地理》2013,28(5):94-100
一体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融合的必然趋势,一体化具有多种空间结构形式,对区域内城市间旅游经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都市圈是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载体,文章以南京都市圈为例,对都市圈城市旅游规模体系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揭示城市旅游经济格局的总体特征。从交通通达性指数和旅游者结构的角度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修正,测度2006-2010年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的演变情况,呈现出旅游经济联系量的区域差异明显、交通的作用逐渐增强、\"沿线\"式距离衰减规律以及区域旅游协作方式相对固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密切都市圈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对策思考,为推进都市圈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