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01.
国外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方法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方法是现今旅游研究中的重要方面,不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本文在分析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部分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重要研究文献,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方法作了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02.
王利民 《人文地理》2003,18(1):94-96
本文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中的应用。认为在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中不仅要关注城市生态平衡,还要在生态建设规划中注重城市居民休憩园地(如城市森林公园、园林公园)建设,以及都市农业的协调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3.
烫样是研究清代皇家建筑的珍贵文物,为配合文物信息数字化工作的开展,针对烫样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综合考虑多种数据采集方法的特点及烫样数字化记录的难点后,选择使用手持式三维扫描仪与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烫样的基础数据采集,并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流程。与此同时,针对成果可能的应用方式做了些许尝试,且为数据的后期维护与进一步利用拟定了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04.
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旅游地形象定位方法应具备的特性,指出了现有定位方法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了旅游地形象体系的结构特征和认知规律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横向定位法、纵向定位法、独立定位法、抢先定位法等4种新的定位方法,并通过整合确定了旅游地形象定位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05.
邱翊 《攀登》2007,26(2):179-180
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道德问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尚的师德对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6.
费雅君  秦学勤 《攀登》2007,26(4):37-40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对世情、国情和党情进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制度建设为基础的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于全面推进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卫美云 《攀登》2007,26(4):35-36
建设青海新农村,不仅要发展农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而且还要大力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本文针对当前青海农牧区的农牧民综合素质偏低问题,提出要切实把提高农牧民素质摆到重要位置,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8.
鲍洪武 《攀登》2007,26(4):8-10
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09.
胡家铭 《攀登》2007,26(2):49-52
江泽民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关系的论述,是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和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时代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0.
梳理土星源流可以发现,在佛教图像志中的土星神格形象受到印度神话中焰摩天形象的影响。随着密教经典的传播和佛教中国化的不断深入,土星形象不断发展演变。在炽盛光佛变相图中,土星形象由早期佛前"牵牛者"、中期佛前"燃香者"到晚期的"迎佛者",由"形似婆罗门"演变为着汉式服饰的老者形象,由执板册到手持香炉形象的演变。梳理出其在各时期的形象特征、演变情况,探究土星形象演变的社会历史因素及其在此过程中功能的转变可知,土星形象的变化与时代背景、美学思想、儒释道合流、民间审美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