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Cartographies for “migration management” are part and parcel of controversial border practices far from conventional borderlines. Focusing on the i‐Map, this study renders how the European Union's current practices of remote border control are visualised among migration policy circles and expert security actors through a “mapping migration matrix”. The lines portraying migration flows in recurrent maps generate a shared expert language and a common geographical imaginary reinforcing practices of conten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ose assumed to move toward the European Union irregularly. It is argued that illegality is constructed in ways that target border crossing long before any border is crossed, making someone illegal at the very moment and place where s/he might decide to migrat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artopolitics and limits of cartographic expertise in the production of a “routes thinking” able to legitimise extra‐territorial interceptions and practices of remote border control.  相似文献   
442.
443.
This article critically examines recent changes in the social terrain of Sámi research in Finland, where the research field is subject to a new wave of academic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where questions regarding “Sáminess” have become particularly prominent.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in this conjuncture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neo-politicization, definitions of Sámi research which emphasize its political and ethical qualities (“Sámi research” as research done from a “Sámi perspective” or “taking it into account”) appear increasingly problematic and can actually end up doing the opposite of what was originally intended. Instead of bringing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politics of perspective, location, representation and power/knowledge to the fore, presenting the research field in these terms might turn attention away from a variety of interests and political desires that currently are projected onto Sámi research, and hence depoliticize understandings of Sámi research and its complex interdependence with the state and society.  相似文献   
444.
美国华人研究的新视角:文化社区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圣路易华人社区的发展与演变,提出了美国华人社区研究的新观点——“文化社区理论”。圣路易华人“文化社区”不同于传统的唐人街,也不同于当代美国东西海岸许多地区以商业利益而形成的新型郊区唐人街,它是由于中华文化凝聚力而产生的社区;华人聚集一堂,不仅是为了经商贸易,而更多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文化社区现象标志着少数族裔在美国社会政治与经济地位的上升。  相似文献   
445.
将田野调查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以学界研究较薄弱的山区侨乡——梅县为研究区域,对华侨与近代侨乡工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华侨在率先投资近代工业中,注重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西方近代企业制度及经营理念。在侨乡工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华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46.
结合19世纪末华侨因为参与鸦片税收承包与鸦片走私成为社会舆论批驳焦点的史实,阐述和分析了爪哇鸦片的输入与鸦片包税制的确立、爪哇鸦片走私的兴起以及华侨鸦片包税商在走私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原因。认为华侨并不是爪哇鸦片走私的唯一参与者,欧洲人、欧亚混血儿及爪哇本土人常常是他们的合作伙伴;无论鸦片税收承包还是鸦片走私,最终的受益者都是荷兰殖民统治者;华侨包税商在荷属印尼历史上所扮演的任何角色都是由荷兰殖民统治的利益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47.
冷战主宰了20世纪后半期的国际政治。在后冷战时期,许多国家的学者利用新获得的档案资料来仔细考察和重新评估冷战史。自从冷战国际史项目于1991年在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建立以来,冷战国际史这一概念,已经被广为接受。根据相关英文文献,对过去十年美英两国冷战史研究新发展、新动向以及冷战史研究现状,做一总结归纳。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美国的主要冷战研究中心、研究冷战的资料来源和新的研究方法、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最新研究成果的介绍、英国冷战研究概况等。  相似文献   
448.
本文引用美国报纸上对华人餐馆的宣传报道,介绍了美国中餐馆注重建立与中国文化圣人孔子的联系、将孔子融人餐馆品牌之中的特色宣传策略,认为中餐能一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消费者,不仅因为华人餐饮以中国为源的表面现象,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共识。孔子就是这一共识的核心。华人餐饮以孔子为品牌魅力,抓住美国民众熟悉孔子的现象,积极渗入美国非华裔社会的饮食文化。研究餐饮文化中的孔子是我们考察华人群体心理变化、现实处境和美国族裔关系变迁的独特视角,值得学术界利用跨学科方法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49.
论文从沙俄时期的接纳与自治、苏联时期的接受与整合、独立国家时期的多元与发展等方面,探讨了东干人在中亚百余年的不同历史时期内所经历的不同主流文化态度,以及这些主流文化导向对其文化适应产生的影响。认为东干人在中亚一直处于对主流文化的不断适应过程中;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始终相伴而生、共同存在,不过在层次上以及法理上会显示出一定的差别;跨国移民的文化传承一定要以国家主流文化适应为前提。  相似文献   
450.
论文简要介绍了周南京从印尼归侨到北京大学教授的成长经历,概述了其在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并归纳了其主要学术观点:华侨华人称谓是科学的提法;华侨华人历史四阶段分期说;海外华人双重国籍主张错误说;提倡海外华侨华人与所在国主流文化和民族融合;经济矛盾是国外排华问题的根源说;不赞成"华人经济"与"大中华经济圈"的提法等,周南京教授孜孜不倦、潜心治学的事业精神,科学严谨、独立思索的治学态度,为华侨华人研究提供了一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