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9篇
  免费   82篇
  5151篇
  2025年   11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512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陈晨  程林 《人文地理》2020,35(6):50-56,84
基于GIS技术,分析从夏到明清,关中平原历史地名空间格局和命名方式的演变规律.从景观表征和布尔迪厄符号权利视角,借鉴批判地名学研究理论,揭示关中平原历史地名空间格局和命名方式演变过程中的文化政治格局.研究发现:①作为关中平原历史地名空间置换的高密度区域,以西安—咸阳为核心的政治中心区,以及以潼关、陈仓(今宝鸡)为核心的...  相似文献   
992.
水关是古城墙建筑的一个重要元素,对研究古城墙布局及城市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泰州水关遗址进行科学保护,首先通过现场调研,对泰州水关遗址的残损进行分析,找出其可见的病害,包括墙体残损、基础残损、券体残损及木桩残损;然后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其结构性能,找出其隐在的病害,主要是地基和墙体问题。最后,综合残损调研及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适用于水关遗址的修缮设计方法,包括地基加固、墙体加固以及木桩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993.
冰雪旅游强调游客的身体素养与运动技能。以具身认知理论探索冰雪旅游场中的身体功能,并从微观视角挖掘冰雪旅游场与游客的互动关系,系统阐述身体文化空间的形塑与迭代过程。研究提出:身体在冰雪旅游场中承担着场域认知、具身体验与文化空间塑造等多元功能,游客身体的“在场”成为实现沉浸式旅游体验的客观要求。同时,游客自然地将身体嵌入到冰雪旅游场,在冰雪旅游心理场与物理场的营造中创造性地发挥着调节作用。伴随冰雪旅游地“多层次历时性的积淀”,身体文化空间逐渐实现“身体文化节点—身体文化轴—身体文化场”的转变,在身体内源驱动与外在技术的共同作用下,推动冰雪旅游场中的身体文化空间向复杂化、多元化迭代演化。  相似文献   
994.
依据现代科学检测方法,对唐代鎏金铜天王像不同部位的锈蚀产物进行了系统分析。运用软硬酸碱之间相互反应规律的理论,制定了以EDTA为主的配位体参加除锈反应的方案。综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找出络合反应中的最佳反应条件,从理论和实践中总结出较为可行的鎏金器物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995.
漓江沙洲的形成,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交互影响的结果。明清以降,外来人口不断进入漓江上游地区从事农业垦殖活动。垦殖活动在改造了上游山区自然环境的同时,其产生的泥沙在雨水作用下进入漓江,促进了桂林段漓江沙洲的发育,并改变了桂林段漓江河床的面貌。岸上居民也开始由岸上洲,这是漓江流域人地关系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996.
外销油画(export oil painting)作为中国早期油画遗存,不仅呈现了中国南方沿岸城市的地理风貌和风土民俗,而且蕴藏着中国早期本土油画的制作技艺。本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并结合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调查了一幅19世纪中国外销油画《上海外滩》中所用白色颜料的种类及其使用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幅清代油画画作底子所使用的白色颜料主要为白垩(CaCO3)和石英(SiO2);在颜料层中发现含锌颜料与油性媒介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羧酸锌(金属皂)。本研究为中国早期外销油画的材料与技法研究及修复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7.
无锡市城乡系统耦合测度与耦合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蕾  杨山  陈升 《人文地理》2011,26(6):77-82
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城乡系统耦合程度随着国家经济社会转型而不断变化,测度城乡系统耦合(以耦合度表示)旨在揭示不同时期城乡相互作用和影响程度,从而为进一步调控城乡互动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无锡市为案例,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构建城乡系统耦合测度模型,对无锡市1979至2008年8个时期的城乡系统耦合程度进行测度,并分析耦合度变化原因和规律。结果表明:无锡市城乡系统耦合度变化过程明显分为三个阶段,呈现拉平\"S\"型。在1990s初期以前耦合度较低,反映城乡系统较为独立发展;1990s初期以后耦合度快速提高,城乡互动关系加强;进入21世纪耦合度缓慢上升趋于停滞,城市系统在持续加速发展的同时,乡村系统发展趋缓并呈下降趋势。伴随乡村系统发展速度的下降,城乡系统潜伏着二者不协调的危机,为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共政策需要加强对乡村发展的扶持和引导,以促进城乡系统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98.
水是造成砖石质文物劣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探明其在文物内部的分布、运移规律是开展保护研究的重要基础。微波技术在检测材料内部的水分含量方面表现出较好前景,但在文物保护领域还未普遍应用。基于此,本研究首先介绍了微波技术的理论基础和相关仪器,并选取山西省的长春玉皇庙为对象,针对砖石材料的内部含水率开展了室内样块检测和现场墙体检测。结果表明,微波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揭示出文物内部的空间含水率分布规律,这对于研究其病害成因等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与其他多种无损检测技术相比,微波技术检测材料含水率的优点更多,值得文物工作者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999.
叶超 《人文地理》2010,25(6):158-160
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的优良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方法论与野外方法的关系。周尚意教授主编的《人文地理学野外方法》一书,系统、详细地介绍了野外方法及其案例,而且在方法论与野外方法结合研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由此延伸思考可得:方法与方法论研究是辩证互动的关系,由于方法论涉及学科实践,所以野外考察需要方法论的指导。作为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人文地理学(野外)著作应该达到\"四有\":有趣、有用、有力、有美。  相似文献   
1000.
青花瓷器产地判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研究以江西省景德镇、云南省玉溪、建水、福建省平和的青花瓷器为主,结合香港清代碗窑以及德国、日本、泰国的现代青花瓷器,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分析方法,在无损的情况下对其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得到了Ti、Mn、Fe、Co、Ni、Cu、Zn、Ga、Pb、Rb、Sr、Y、Zr13个元素的含量结果。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第1主成分、第2主成分、第3主成分在三维座标系中绘制散点图,所得类群关系与已知情况完全相符。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可用于青花瓷器的产地判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