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21篇
  751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71.
依据相关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河南省正阳县固城寺古城遗址应即两汉时期的安成故址。隋大业初,安成废省入汝阳。  相似文献   
672.
三峡地区土洞墓年代与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敬 《中原文物》2007,(3):33-37
根据青瓷盘口壶的演变规律,1997年湖北省巴东县雷家坪遗址发现的一座土坑洞室墓的年代应为晚唐或五代时期。土坑洞室墓在三峡地区出现和流行可能与安史之乱有关。  相似文献   
673.
李锋 《华夏考古》2006,(2):67-72
郑州大师姑城址为商汤灭夏前所居之亳是笔者提出的新观点,李伯谦先生在新作《对郑州商域的再认识》一文中新提出的郑州商城非商汤灭夏前所建亳都和洛达庙类型先商遗存是商汤灭夏前所建亳都遗存的观点,不仅为郑州大师姑城址商汤灭夏前所居亳说的前提拓展了空间,而且又为衡量商汤灭夏前所建亳都道存确立了标尺。据此,我们在郑州大师姑城址内找到了与洛达庙类型先商遗存年代、性质相同的城壕和城墙等遗存,为郑州大师姑城址商汤灭夏前所居亳说提供了新证。  相似文献   
674.
2003年5月,新乡市文物工作队发掘了新乡县后高庄遗址,发现了属于春秋早、中、晚期至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发现三座灰坑,出土了一批丰富的文化遗物。这是新乡市近年来首次对东周遗址进行科学发掘,为以后此类遗存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75.
大家园遗址位于孝感市政府东23公里处,隶属孝感市孝南区祝站镇祝站村段家田湾。2004年 4-5月,为配合汉孝高速公路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孝感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局部发掘,获得了一批东周时期的实物资料,对进一步认识孝感地区东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76.
江苏高邮龙虬庄史前墓葬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寒 《江汉考古》2006,(2):40-46
本文利用江苏高邮龙虬庄史前墓地发掘材料探讨了龙虬庄史前人口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和死亡高峰、人口规模等问题。笔者认为史前龙虬庄人们可能有意控制了女性人口的数量。艰苦的生活、繁重的劳动、危险的生育过程都是导致人们过早死亡的原因。最后笔者通过静止人口模式和新石器人口增长模式两种方法探讨了龙虬庄当时大致的人口规模以及可能的增长过程。  相似文献   
677.
湖北黄梅意生寺遗址是配合黄黄高速公路建设所发掘的一处重要的早商遗址,其上限可早到石家河文化时期。这次发掘揭露出了一批早商遗存,器物的演变具有连续性,它们既包含了中原商文化因素,又具有较强烈的地方特征,是研究早商时期考古学文化非常重要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678.
双墩碗底刻文与大汶口陶尊文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墩遗址出土的许多碗底刻划文字类符号,多为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写实性图像类刻划文字,说明我国的古代文字最初是因人们生产活动的直接需求而创造的,并不是因为某种宗教信仰所需而为。而较双墩遗址年代晚的刻划文字则已经脱离了写实性阶段,进入我国古代文字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文字的使用权已被掌握在少数上层统治人物的手中,文字已经走上了神坛。双墩遗址碗底刻划文字类符号的发现为研究古史传说中的伏羲氏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679.
石峁遗址是21世纪中国最为重要的考古新发现之一,引发了学术界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多元性的再反思,对于探索早期国家形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回顾了石峁遗址的发现经过及考古历程,介绍了皇城台、外城东门等地点的最新考古成果及综合研究进展,并对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述评和反思,以期进一步推动石峁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80.
本文介绍2014年陕西榆林寨峁梁遗址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寨峁梁遗址是陕北地区龙山时代一处小型石城聚落,出土遗物丰富,考古学年代明确,测年结果显示其主体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揭露面积较大,是目前晋陕高原上揭露最为完整的龙山时代石城聚落,是龙山时代聚落考古分析和社会结构探讨的重要考古学材料;遗迹保存较好,是复原河套地区龙山时代先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有力物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