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61.
复杂而且脆弱的文物或化石的提取和搬迁是考古或化石发掘现场最常见的技术难题。采用石膏对这些文物或化石进行现场固型再提取是常用的应急性保护手段之一,对此类文物或化石的提取和搬迁具有重要作用。但石膏含有可溶盐,应用时需引入水,并大量放热,对文物或化石有潜在危害,而且石膏难以完全去除。 近年来,薄荷醇、环十二烷等可挥发性临时固型材料受到了极大关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发掘现场。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固型材料可以通过升华轻易被去除,无残留,不会影响后续的考古研究和保护工作。但是有机物小分子固化后强度偏低,不适合较大较重文物或化石的固型提取。 针对考古发掘现场复杂脆弱而且较大、重的文物或化石的提取和搬迁需求,提出了新型临时固型材料薄荷醇和石膏复合应用的现场固型提取技术体系。本工作研究了石膏和有机小分子薄荷醇的相容性和匹配性,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薄荷醇除了在样品表面实现有效固型,还能快速在模拟样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疏水隔离层,有效地阻止石膏加固过程中水和可溶盐的进入;而且实验数据显示石膏放热不影响薄荷醇疏水隔离层的功能。实验结果显示薄荷醇和石膏二者性能互补,有望满足发掘现场对大、重文物或化石的固型提取需求。 以新疆哈密翼龙化石的现场发掘提取为例,采用薄荷醇/石膏复合材料体系现场固型并提取一块约20 kg重的化石样品,结果证实石膏和薄荷醇复合使用技术可以很好地固型并提取较大较重的样品,同时避免了水和可溶盐对化石的破坏,而由于薄荷醇隔离层的存在,石膏的去除也非常彻底,整体固型提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62.
1996年~ 1999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山西垣曲宁家坡遗址进行了连续的考古钻探和大规模考古发掘 ,发现仰韶前期、庙底沟二期、二里头、二里岗上层和东周时期等阶段的文化遗存。该遗址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晋、豫交界的黄河两岸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663.
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出土玉器中的绝大多数没有做过科学测试,本次研究对其中6件崧泽玉器和478件良渚玉器进行了显微放大观察和红外光谱(FTIR)、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拉曼光谱(Raman)无损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福泉山遗址出土崧泽玉器材质含透闪石玉、蛇纹石玉、萤石3类;良渚玉器材质含透闪石玉、蛇纹石玉、石英质玉、云母质玉、萤石、滑石质玉、绿松石7类。确认部分透闪石玉样品为含石墨包裹体的青花玉品种,所有透闪石玉样品的Sr含量都小于50 μg/g,与已知江苏小梅岭透闪石玉不符。揭示福泉山遗址所用透闪石玉和蛇纹石玉均存在超基性岩型、大理岩型两种成因类型,有多产地来源的特点,为从玉料使用角度全面认识南方史前文明化进程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664.
本研究针对秦俑二号坑出土的一件彩绘跪射俑进行了保护修复,是在考古出土现场保存状况、文物病害及病害机理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现场保护与实验室保护修复。现场保护重在稳定文物状态和应急处理;实验室保护则依据文物保护程序进行保护修复,在进行文物表面清理工作后,使用AC33(丙烯酸乳液)及PEG200(聚乙二醇)加固彩绘层,使用环氧树脂对陶俑进行了粘接修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彩绘陶俑的保护修复工作可为以后大型彩绘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65.
贾湖遗址绿松石产地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探索河南省贾湖遗址中绿松石的产地问题,通过对伴生岩石的岩相、物相分析以及对绿松石矿物的化学组成分析,对比研究了贾湖遗址与湖北、陕西、安徽等现代主要绿松石矿区的绿松石。结果表明,贾湖遗址的绿松石与上述现代绿松石矿存在较大差异。建议今后应重点研究河南省淅川县所产的绿松石。  相似文献   
666.
中国古代朱砂的应用之调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砂,化学成分为天然硫化汞(HgS)。古代有丹砂等多种名称,它是我国古代各族人民最喜爱 的红色颜料和涂料,距今6000多年,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中就有外涂朱砂的漆碗,此后,在江浙 一带的良渚文化、西北马家窑文化、四川广汉三星堆、河南殷虚等遗址都曾发现用朱砂涂染的装饰 品和尸骨。西周以来用途较广,秦汉时不仅大量用作颜料还用来炼制水银,北朝至清代全国各地的 壁画及其它彩绘艺术中都用朱砂做颜料。历代对朱砂做颜料的选择、加工制作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相似文献   
667.
为探讨官庄遗址两周之际制陶原料的选取与陶泥料加工工艺的差异,本研究以官庄遗址泥料坑出土夹砂陶泥料、泥质陶泥料及泥制陶坯、夹砂陶坯,和遗址所在自然沉积地层中的全新世古土壤、马兰黄土、附近枯河河道河砂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粒度、磁化率、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官庄制陶原料来自于遗址所处地点的晚更新世、全新世以来的沉积地层,其中夹砂陶泥料和陶坯中的羼合料主要取自于枯河河道中的河砂;2)遗址使用期间,早晚不同时期的陶泥料选取和加工工艺有所不同——早期以马兰黄土或全新世古土壤为原料,经严格的淘洗工序后,选用优势组分为1~11 μm的部分添加河砂制备成夹砂陶泥料,粗粒河砂与细粒黏土比例为1∶4;而晚期出现了以全新世古土壤为原料,直接或只经过简单淘洗工序后制备成泥质陶泥料。  相似文献   
668.
自2019年12月,三星堆遗址启动全面的勘探工作,相继在祭祀区新发现6座祭祀坑,为制定科学的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预案,需在考古发掘之前对地下文物有一定的了解。根据一号、二号坑出土物情况,以金属埋藏物为探测对象,使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的电磁法先期通过实验获取经验值,然后再对祭祀区进行详细探测,并与实际发掘结果比对,说明电磁法对青铜器探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前期考古发掘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69.
《Parliamentary History》2009,28(1):191-199
The debate in the house of lords on 'No Peace without Spain' in December 1711 was the first test of the strength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Robert Harley, earl of Oxford, in the upper House. Though there are more sources for this debate than is normal for proceedings in the Lords, few can claim to be by eyewitnesses. A newly 'discovered' anonymous letter from an eyewitness found in the papers of the lord great chamberlain's office in the Parliamentary Archives gives a detailed account of this important debate.  相似文献   
670.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lizabethan house of commons meeting in a converted royal chapel within the Palace of Westminster. In 1548 the dissolved collegiate chapel of St Stephen at Westminster was given over to the exclusive use of the Commons, providing MPs with a dedicated meeting space for the first time. Although a great deal has been written about Elizabethan parliaments,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physical spaces within which MPs gathered, debated and legislated. Drawing on parliamentary diaries and exchequer records and informed by digital reconstructions of the Commons chamber modelled by the St Stephen's Chapel project at the University of York, this essay argues for the enduring influence of the architecture and decoration of the medieval chapel on the procedure, culture, ritual, and self‐awareness of the Elizabethan house of commons. Famously likened to a theatre by the MP and writer on parliamentary procedure, John Hooker, the Commons chamber is analysed as a space in which parliamentary speeches were performed and disrupted. The sound of debate is contrasted with other kinds of noise including scoffing and laughter, disruptive coughing, and prayers led by the clerk and the Speaker of the Commons. The iconography of the chamber, including the royal arms above the Speaker's chair and the mace carried by the serjeant‐at‐arms, is interpreted as enabling a culture of counsel and debate as much as an assertion of monarchical power. Evidence is also presented for the Commons chamber as a site of political mem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