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78篇 |
免费 | 198篇 |
专业分类
1327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4篇 |
2024年 | 105篇 |
2023年 | 148篇 |
2022年 | 214篇 |
2021年 | 187篇 |
2020年 | 548篇 |
2019年 | 456篇 |
2018年 | 526篇 |
2017年 | 506篇 |
2016年 | 537篇 |
2015年 | 338篇 |
2014年 | 372篇 |
2013年 | 1547篇 |
2012年 | 819篇 |
2011年 | 718篇 |
2010年 | 566篇 |
2009年 | 640篇 |
2008年 | 667篇 |
2007年 | 743篇 |
2006年 | 712篇 |
2005年 | 654篇 |
2004年 | 500篇 |
2003年 | 472篇 |
2002年 | 381篇 |
2001年 | 267篇 |
2000年 | 289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乾隆帝崇信藏传佛教,修建了众多的佛堂,本文从雨花阁的修建原由、时间和供奉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雨花阁是清宫的佛堂中心,其供奉虽然遵循佛教经典而陈设供奉,但却渗入了浓厚的皇权思想,包涵了清宫佛堂的两大供奉主题。它揭示了佛堂背后隐藏的乾隆皇帝建设佛堂的主导思想,奠定了众佛堂发展的基调。 相似文献
42.
朝鲜时代宫中举行仪礼行事时,经常排设和使用一种名为“遮日”的能够隔断日射和降雨的幕构造设施。作者以19世纪以后宫中宴享为中心分析了遮日的功能与特性,详细探讨了遮日的构成、种类、材料和排设方式等具体特性,并对在宫中仪礼行事的举行地如何使用遮日加以推断性的复原。 相似文献
43.
试论奖励旅游与生产者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奖励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是服务经济与生产性服务业日益成熟的表现,也是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反映。本文从生产者服务的独特角度,概括了奖励旅游的属性与特点,并对大力扶持奖励旅游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44.
中国封建皇帝封禅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祭教合一的封建时代,皇帝举行隆盛的封禅典礼,既是构成皇权存在合理性、合法性的普遍逻辑性法则和终极依据,又是皇位正统和大一统所必须的文化表征.在儒学思想演绎和阐释下的封禅仪式过程和象征意义,不仅是一种政治秩序和制度模式的构建,而且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展示. 相似文献
45.
46.
47.
侗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传说众多,内容丰富,内涵厚重,仪式多姿,特色鲜明,并具有历史沿袭的悠久性、文化性格的复合性、文化形式的多彩性、活动时间的延长性、活动区域的宽广性等特征。本文从田野调查入手,以时代的视角与理念,对侗年的诸多文化现象进行了系统梳理与阐释剖析,并结合湘黔桂鄂侗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对侗年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对策及举措。 相似文献
49.
Roger Absalom 《Journal of Modern Italian Studies》2013,18(4):413-425
Abstract The little-known ‘great escape’ of Allied prisoners-of-war (some 50,000) held in Italian camps at the time of the armistice of 8 September 1943 provides the starting-point for a fresh interpretation of popular and peasant experience during the emergency of 1943 – 5. The article explores some of the main aspects of the ‘strange alliance’ between Allied fugitives and the Italian population,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mutual symbolic appropriation between former ‘enemies’ in the midst of a civil war and related collapse of the state. 相似文献
50.
G. J. McAleer 《Perspectives on Political Science》2013,42(4):226-250
Abstract Liberal education has a real, if precarious, place in America. Its purpose is to remind each of us that were all more than middle-class, more than beings with interests or rights. American liberal education finds its resources in classical and Christian thought, both European and indigenous. The main challenge to liberal education today comes from the libertarian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