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典当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畅 《安徽史学》2005,1(3):53-59
典当是中国农村重要的金融机关,与其它借贷相比,利息较低,属于温和的高利贷.典当与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关系密切,它不仅是农民重要的融资机构,而且还是连接都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桥梁,对农村金融运转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吴佳雨  潘欢  杜雁 《人文地理》2016,31(1):50-56
借助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和重心坐标探讨了历史园林遗产重心演化的轨迹与路径,梳理各类型历史园林时空分布,考察了影响其空间演化轨迹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历史园林遗产现状空间分布较为广泛,但空间集聚度高,分布不均衡,在园林类型上表现更为明显,与我国历史园林发展的脉络高度一致,与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迁移一致;不同类型的历史园林有着不同空间演变路径,皇家园林主要受朝代更迭与政令举措的影响,私家园林主要受经济发展与文化兴衰的影响,寺观园林主要受宗教政策与传教线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熊筱  代莹  宋峰  卢叶  祝冬娥 《人文地理》2017,32(3):36-43
当今我国历史性城镇景观的研究、保护与管理多基于历史遗存的现状展开,对其价值认知和保护管理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城市形态学领域的康泽恩学派根植于城镇的历史演化过程,为历史性城镇景观的认知及保护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对庐山牯岭镇开展了遗产价值判识与地理过程分析,其间,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对该方法进行了调整与发展,旨在探讨适合中国历史性城镇景观的保护管理及更为广泛的城镇景观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4.
1946年复刊后的香港《华商报》是中共在香港创办的一份有重大影响的报纸,它不仅是宣传中共的坚强舆论阵地,也是联络统战工作的联络站。它内容丰富,涉及到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全面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国内外生动的历史画卷。它以其独特的方式积极探索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办社会主义报纸的特点,为今天媒体的换位思考可提供某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5.
天津——近代北方经济的龙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具有优越地理区位、便利交通条件和良好经济基础的天津,开埠后又利用通商口岸所特有的宽松环境、发展机会和广阔市场,逐步成为北方最大的对外贸易中心、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成为近代北方经济的龙头,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广大地区经济的现代化进程。真正充分发挥港口城市天津所固有的巨大经济优势和潜力,有利于今天北方市场经济的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6.
孙燕 《史学集刊》2006,5(5):58-63
近代早期英国海外贸易由弱到强不断得到发展。从最初伦敦与安特卫普之间的呢绒贸易,到17世纪中后期大西洋商业体系的初步形成,英国海外贸易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并最终建立了殖民地贸易模式。这为英国实现海上强国的梦想,并成功地走向近代社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7.
As traditional business organizations tha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conomy, guilds have face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in modern times due to the invasion of Western capitalism and the change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conomic structure. It was difficult to maintain the old guild rules, such as limitations on opening new workshops, recruiting new apprentices, etc. Thus, some guilds that insisted on maintaining the old rules fell into decline, while other guilds, either willingly or unwillingly, made reforms in their organization and structural function to adjust themselves to the new situations. The latter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the modern trade association. The different fates of traditional guilds proved that guilds had to reform properly and adapt themselves to new econom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in order to survive in modern times.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iangsu Shehui Kexue 江苏社会科学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No.2, 2004  相似文献   
108.
水质与民生密切相关,中国南北地理环境不同决定了水质的差异。一般而言,古代南方的日常生活用水以江河湖泉为多,外在"所染"为其水质问题的主要方面;北方民生用水以井水为多,井水自身"所含"的水质问题则较突出,由此而引发的地方病也和南方地区有较大差异。井水咸苦长期困扰北方居民的日常生活,它曾对历史时期北方国都营建产生重要影响,对各级治所的经营也有所制约。水质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不同时代、地域、阶层对北方水质有不同感知,历经实践浸染与文字流布,这一日常生活的身体实践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知识、观念乃至于文化。  相似文献   
109.
From where did the early inhabitants of the Badagry coastal area of southwestern Nigeria originate? Has the area been occupied from “ancient times,” as claimed by oral traditions? What was the natur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subsistence of these early inhabitants? Excavations at Apa, west of Badagry, provided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A radiocarbon date of 2670 ± 90 bp showed that human occupation there is at least 3000 years old, and implied occupation during the Late Stone Age. The occupation was in two phases: a prehistoric phase, during which Apa site 1 (Ap1) was occupied, and an historic phase, with occupation of Apa site 2 (Ap2). Sedimentological and archaeological data also showed that the environ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occupation was similar to today. The presence of a groundstone axe, charred palm kernels, and charcoal at the Ap1 site is interpreted to imply the clearing and burning of vegetation, probably preparatory to planting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oil palm (Elaeis guineensis) from about 2670 ± 90 bp. D'où sont venus les premiers habitants de la région côtiere Badagry du sud-ouest du Nigeria? Est-il vrai que la région a été occupé depuis les temps anciennes, comme confirme les traditions orales? Quelle étaient la nature de l'environnement et du subsistence de ces habitants préhistoriques? Des fouilles archéologiques à Apa, a l'ouest de Badagry, ont fourni des réponses nécessaires à ces questions. Un date radiocarbone de 2670 ± 90 bp a montré que les activités humaines de ce site date au moins de 3000 années, qui indique que l'occupation des habitants à c'endroit étais durant la periode de l'Age de la Pierre Recent. L'occupation de cette region était en deux phases: un phase prehistorique, la période pendant lequelle le site d'Apa 1 (Ap1) était occupé, et la phase historique, qui a marqué l'occupation du deuxième site d'Apa 2 (Ap2). Les données de la sedimentologie et de l'archéologie ont aussi montrent que l'environnement au commencement d'occupation était similaire de nos jours. On pense que la presence d'un hache “groundstone,” de l'amande de palmier et du charbon à la site d'Ap1 indiques la déstruction de la vegetation, preparant probablement la terre pour la semence et l'exploitation du l'huile de palme (Elaeis guineensis) d'environ de 2670 ± 90 bp.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对澳洲婚级制的研究,揭示史前基本婚制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二辈制族内婚、二辈制族外婚、三辈制族外婚。进而通过对中国民俗十二属相的研究及若干历史资料的发掘,揭示从四大属相到八大属相再到十二属相各阶段的中国十二属相简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