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0篇 |
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6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85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世界历史学的话语体系蕴含在世界史的研究、编撰和教学之中,其实质是中国学者如何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界定人类历史的性质,如何阐明对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基本观点和判断,体现的是中国学者将世界历史理论化的途径,目的则在于实现自身的学术话语权。新的时代必然要求不断发展的话语体系,这就需要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梳理世界史话语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提炼世界史研究的核心概念、表述框架和阐述方式,彰显中国世界史研究和编撰的当代理论视角。从生产和交往两个基本概念进一步分析世界历史演化的内在动力,显然是其中一种可行的研究思路。通过生产和交往两种基本动力构建的分析框架,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仅是中国历史连续性的自然体现,而且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82.
1971年印巴危机是冷战时代一次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地区危机。危机期间,因受东巴内战与印巴冲突的双重影响,大量东巴居民逃往印度,沦为难民。东巴难民持续涌入印度不仅是东巴危机转变为印巴危机的主要诱因,同时也是导致南亚持续紧张、敌对氛围难以消解的重要根源。为妥善解决难民问题,美国积极谋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意图妥善解决难民问题,化解危机。但是美国采取的积极措施并未减缓危机冲突的不断升级。在处理难民问题的过程中,美巴政策协调趋于一致,而印度与美巴在难民问题上的政策倾向却渐行渐远。归根究底,是否应该在难民问题上附加最终促成东巴独立的政治条件是美巴与印度的根本分歧所在。而这一根本分歧的悬而未决最终成为引爆第三次印巴战争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83.
景麟先生无论是在语言起源研究领域还是在文字与语言关系研究领域,均作出了重要而独至的学术贡献。《原"名"》一文之结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乃景麟先生这两方面研究之出发点。从语言起源的层面看,是文出色地解决了语言起源之一大难题;从文字与语言关系的层面看,其有着难以替代之重要价值。就研究方法言,景麟先生将各自"独立"而又有极为密切联系之文字和语言的关系与语言起源作通盘考虑,所收乃1+12之效。 相似文献
84.
对清代扬州两淮盐务组织务本堂的商业文化背景、乡土文化背景及其在两淮盐业经营中的作用进行探考,发现务本堂的设立不仅是徽州盐商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也标志着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徽、州盐商价值观念的转变和突破,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农商观的思辨,"利"、"义"契合的经营价值观的确立和业儒弘儒的人文精神的践行. 相似文献
85.
左江沿岸保存着许多古代壮族先民骆越人的珍贵化遗产——岩画,左江岩画有她自己的模式、风格、特征,当把这些共同的特征结合起来后,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86.
尚丽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1):42-52
文章在评述明清主要校本——冯校本、毛校本、赵校本、钱校本、陆校本、劳校本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它们的史料价值,即为《乐府诗集》版本研究提供了材料和线索。诸校本中,冯校本、毛校本、陆校本和劳校本尤为重要。这些校本提供的材料帮助我们部分复原了亡佚了的两个宋本,并且使我们比较细致地了解到明末元本的流传状况和汲古阁校刻《乐府诗集》的诸多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87.
“以史为鉴”是历史学被高度政治化的1体现。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轨迹做考察,就必须承认,“以史为鉴”可以导致两种不同的社会效用。正面效用,用作前车之鉴,直接导致了周、西汉、唐盛世的出现;负面效用,以防弊致弱的方式,影响到东汉、西晋、北宋等朝代的立制不良。对造成这两种不同效用的原因,应该正视和探讨。 相似文献
88.
《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 Human geography》1998,80(1):55-61
Racine, J.-L. (ed.) (1997), Peasant Moorings. Village Ties and Mobility Rationales in South India
Gadgil, M. and Guha, R. (1995), Ecology and Equity: The Use and Abuse of Nature in Contemporary India
Bernard, T. and Young, J. (1997), The Ecology of Hope. Communities Collaborate for Sustainability
Hilling, D. (1996), Transport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rmstrong, H.W. and Vickerman, R.W. (eds) (1995),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among European regions 相似文献
Gadgil, M. and Guha, R. (1995), Ecology and Equity: The Use and Abuse of Nature in Contemporary India
Bernard, T. and Young, J. (1997), The Ecology of Hope. Communities Collaborate for Sustainability
Hilling, D. (1996), Transport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rmstrong, H.W. and Vickerman, R.W. (eds) (1995),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among European regions 相似文献
89.
Marginal and/or resistant consumption practices have been neglected in current geographical debates on consumption and retailing. This has resulted in partial and skewed theorizations of exchange within contemporary consumption. Consumption spaces such as car boot sales represent sites in which the conventions of the marketplace are suspended or abandoned, and replaced by forms of sourcing, commodity circulation, transaction codes, pricing mechanisms and valu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which typify more conventional retail malls and department stores. Drawing on the anthropological literature on traditional and peasant markets, we argue that exchange within the car boot sale is socially, culturally and geographically embedded and we emphasize the intrinsic importance of fun and sociality to such activities. Marginal spaces such as the car boot sale offer both some important clues into the potential for rethinking marketplace dynamics, notably with respect to our understandings of value, and some intriguing possibilities for consumer politics. 相似文献
90.
张云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12(3):104-108
《通典》是第一部为吐蕃设立专传的史书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吐蕃的族源风俗与典章制度 ;第二 ,吐蕃大事记及唐蕃关系大事纪年 ;第三 ,吐蕃大相论钦陵与唐朝使者郭元振的长篇对话及郭元振上疏文。本文认为《通典·吐蕃传》是唐代人所著唐代吐蕃史 ,可靠性更高 ,同时也保存了不少为两唐书“吐蕃传”所忽略的珍贵史料 ,值得研究者给予新的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