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9篇
  免费   54篇
  6383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497篇
  2005年   461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唐顺宗被杀之说由来已久,它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有三条:1.《辛公平上仙》;2.《武陵书怀五十韵》;3.当时宫廷斗争残酷及李氏父子关系不融洽。经考辨,《辛公平上仙》非王叔文集团的李谅所撰,其主旨也不是影射,而是箴戒;《武陵书怀五十韵》所引项籍杀义帝之史实,不是影射顺宗被杀,而是隐喻宪宗杀害王叔文;当时宫廷斗争主要在太子集团与王叔文集团之间进行,且顺宗始终是站在太子一边,应天顺人,宪宗对顺宗也是爱敬双奉、忠孝两全的。由此可见,唐顺宗被杀说的三条证据是站不住脚的,此说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42.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20世纪后半期《二十四史》系列古籍整理和出版情况。文章从《二十四史》原籍的重印;补充、订正;配套索引、书目等检索工具的编制;普及本的整理和数字化五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叙述。最后,笔者对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二十四史系列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43.
本运用先秦献记载与考古物对照辨析的方法,较详细评论战国时期铁制农业生产工具在质地上、种类上明显的时代性进步,并认为这一进步不仅直接为当时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而且对后世农具变革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4.
试论清代皇帝明黄色朝袍的功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清代皇帝冠服中,明黄色朝袍的功用尤其引人关注。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朝祭所御”的概念往往含混不清,以至认为清帝明黄色朝袍既可亲郊飨庙又能御殿朝贺,模糊了朝服与祭服的区别。顺治十年(1653年)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傅景星奏言:“自古帝王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制,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衮冕黼黻代有不同,朝有朝服,祭有祭服,所以肃臣民而格上下也……”。本文旨在讨论清帝明黄色朝袍的不同作用,从而区分出朝服与祭服的不同。  相似文献   
45.
Although the forager–farmer interaction model successfully explains the gradual transmission of farming technology to foraging groups, it fails to explain rapid, abrupt transition to agricultural economie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interaction between farmers and foragers often includes conflict and competition over land and that this conflict between different land-use strategies may lead to a rapid, discontinuous transition of subsistence economy. Comparing southern Scandinavian and central-western Korean case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rapid transition to an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central-western Korea was a consequence of the appearance of territoriality of farmers in mobile, land-sharing context, resulting in a decrease in number of resource patches available to foragers.  相似文献   
46.
博物馆策展人的素质与能力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特别是专题展览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国际著名博物馆策展人屈志仁先生以"忽必烈的时代"展为例指出:博物馆策展人应同时具备学者、艺术鉴赏家与展览组织者的素质与能力,通晓与展览有关的历史学、艺术史、文化史及文物与博物馆学等学科知识,组织、协调从研究策划...  相似文献   
47.
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增加学校收入和刺激消费,美国政府和大中学校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中国掀起了留学美国的新一波热潮,留美学生人数直线上升。受美国政府、学校积极推动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这股美国留学热将持续升温,且呈低龄化趋向,但留学移民难度会有所增加。美国留学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日益扩大,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8.
2011年3~4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安徽泗县刘圩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示一批汉至唐宋遗迹。其中,唐宋汴河北堤的发现,在隋唐大运河泗县段尚属首次;宋代踩踏面及相关遗迹的发现反映了汴河漕运的繁华;北宋末至南宋初土坑墓的发现印证了相关文献记载的汴河废弃时代。  相似文献   
49.
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生产和消费活动显著扩大。具有文化消费者和生产者双重身份的士大夫阶层,认识到文化作为谋生资本的作用,自觉地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生产和消费,并引导整个文化消费风尚。商人与普通民众亦步亦趋,雅文化与俗文化交互作用,士大夫的传统义利观正在发生变化,市井之民在社会生活中崭露头角,这种变化是将要萌生新生力量的前兆,经济、文化、政治正在积蓄前所未有的变动,中国进入了第一个较具普遍意义的文化消费时代。  相似文献   
50.
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横空出世,英国社会中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这一社会状况真实而深刻的反映在众多当时的小说中,盖斯凯特夫人的小说《玛丽·巴顿》就是其中代表,本文通过分析小说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矛盾冲突等,发现作者内心复杂的矛盾与冲突:即对工人阶级悲惨遭遇的同情与对以激烈的手段变革社会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动荡的恐惧。本文以雷蒙威廉姆斯的情感结构为理论框架,对《玛丽·巴顿》进行分析,力图揭示出19世纪工业社会的普遍状况与时人的普遍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