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Ivan Jablonka seeks something other than a mere combination of history, social science, and literature. He would like history, itself understood as a social science, to be a literature of the real world. He is also interested in literature informed not only by the results but, more important, by the forms of reasoning and inquiry of history and related social sciences (notably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Jablonka's own positioning within the Annales seems obvious, notably in his stress on cognition, problem‐oriented research, and the status of history as a social science. But the attention and research devoted in the work of scholars in and around the Annales to the relations among history, literature, and fiction have not been pronounced, and in this context Jablonka inflects the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in relatively underdeveloped directions. Despite possible disagreements one may have over specific issues, Jablonka's thought‐provoking book raises very important questions, opens many significant avenues of inquiry, and seeks a desirable interaction between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12.
Dorothy Osborne’s letters to Sir William Temple, writte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secret, protracted courtship between the pair, demonstrate a persistent interest in melancholy and in the regulation of inordinate passion. Osborne draws on a variety of discourses of melancholy to construct herself and Temple as melancholy lovers. She also uses her letters to express and regulate her pass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uncertainty of the couple’s future. This essay argues that Osborne privileges literary therapies for inordinate passion, employing affective, therapeutic processe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within the letters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中后期,西力东侵,维系原来中国、朝鲜和日本三国关系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东亚地区三个古老的国家开始相继实现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三国在向近代外交迈进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姿态。中朝两国的统治者都不能以对世界变局的正确认识以及健康的心态迎接来自西方的挑战,融入新的国际秩序。只有日本在新的形势面前适时摒弃传统的世界观,以近代世界观看待东亚秩序问题,进而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新秩序。三国在19世纪中后期不同的外交取向,与其是否能够与时俱进,形成近代世界秩序观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断凸现,影响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大学生在未来社会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体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探明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结构状况,研究如何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对于中国的法治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法治水平的提高,除了必须关注法律自身的完善外,公职人员的行政法律意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依法行政的进程,进而影响到依法治国的步伐。本文从解析江苏省文化系统公职人员行政法律意识这一微观角度入手,宏观上阐述公职人员行政法律意识存在误区的原因,并提出增强法律意识的方法和途径,为依法行政做些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藤村小说代表作中的成长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戒》、《春》、《家》三部小说是藤村连续创作而成,是藤村最有力的社会写实作品。它们的基本倾向,与其说是自然主义的,毋宁说是现实主义的。而这现实主义的成就除了社会批判的基本方向外,还有青年一代成长问题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藤村不避毁誉,努力开掘,提出了一系列事关人类命运的主题,把日本近代文学推向了纵深的领域,揭开了日本式成长小说的诗篇,为艺术地再现反封建斗争和个性解放运动的日本式特征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7.
胡敏 《攀登》2008,27(2):10-13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在于它的民众意识。民众意识是对人民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它要求把实现好民众利益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根据民众利益实现的水平来评判社会发展的得失。民众意识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倾向和价值定位,是确保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代林静 《攀登》2008,27(4):200-202
在新时期,新闻工作者肩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历史使命。所以,作为一名新闻工作人员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以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确保新闻舆论导向的正确。  相似文献   
19.
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必读性、整体性、品牌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延展性。报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报纸本身,体现在报纸的新闻及其思想的质量上,取决于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能力。一份报纸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看这张报纸是否能够满足自己核心受众的信息需求,而且是否能够保持受众对自己报纸的品牌忠诚度。提升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则要有准确的定位,完整的营销策略,版面的整合,人才的培养,优秀的品牌意识和核心的竞争机制,最终形成自己的报纸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20.
冯俊学 《攀登》2005,24(5):150-151
山水风景作为审美客体,是一个形象丰富、有声有色,动静结合,自然与人文相互渗透的景观空间,其所具备的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陶冶了人的情操,满足了人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而人在与大自然复杂的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需求构成了山水风景审美的特有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