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1.
汉代的拜谒礼仪大量出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并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风俗习尚。汉代画像石刻以特有的图像形式生动地再现了一些拜谒活动场面。文中对各类拜谒活动的渊源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作了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2.
张兴宇 《民俗研究》2020,(3):149-156
进入新时期以来,发源于我国东南沿海乡村地区的新乡贤现象日渐活跃,关注、梳理地方社会的乡贤文化传统也开始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与古乡贤相比,当代新乡贤群体在组织方式与文化逻辑层面皆呈现出明显的礼俗化特征。从具体运行机制看,新乡贤的礼俗化主要表现为文化主体的双重认定、日常组织活动的人情"在场"及道德伦理的价值约束等方面。礼俗化现象的背后,还隐含着新乡贤介入乡村生活的两种文化逻辑,即礼俗一体与礼俗分立,而这也可能是新乡贤未来充分融入现代乡村社会的内在核心意涵。  相似文献   
13.
在器以藏礼的先秦社会,弓矢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礼仪活动,衍生出兵器之外的另一种社会属性,内化了辨尊卑、别贵贱、表祈祷、达礼敬、明约信、示敬奉、喻征伐、彰德行、抗天命、蕴威仪等丰富的礼仪内涵。通过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可以窥见,弓矢成为了表达礼差的物化载体,具有明显的等差性;同时,因其本身的自然与文化属性,弓矢也成为了时人表达思想观念、社会情感的具象化载体。可以说,弓矢藏礼现象是反映先秦礼乐社会特性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4.
红山文化"坛、庙、冢"与中国古代宗庙、陵寝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河梁“坛、庙、冢”遗址是 5 0 0 0年前出现的一处具有原始王陵和祭祖庙性质的崇祖中心。它的出现表明当时在一个相当广阔的地域范围内 ,建立于公共意志之上的统一宗教神权和族权已经产生。当时的社会统治者所以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支出来营建如此规模的礼仪中心 ,其目的无非是借助传统的崇祖习俗 ,通过祭祀近祖和“怀远尊先”等种种形式 ,把原始的氏族、部落心理升华为统一的、新的社会意识 ,从而达到团结部民 ,稳定社会的目的。所以 ,崇祖的实质 ,乃在于尊崇现实社会的当权者 ,这种人物 ,就是后世的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