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13篇
  4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郭穗 《攀登》2006,25(3):104-106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样性,这是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且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其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消极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更新观念,具体分析研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原因,深入探讨和研究对大学生价值观予以引导和教育的措施,以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2.
日本地方自治的表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团体自治与居民自治两个方面对日本地方自治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发现了其地方自治现状与自治理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并对产生落差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3.
薛红焰 《攀登》2006,25(2):17-19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在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推动着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本文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思想方法和难题破解的视角来探讨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创新问题,旨在推进对科学发展观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64.
朱瑞 《攀登》2006,25(3):24-26
科学发展观把追求平等和社会公正作为发展的目标,而社会性别平等问题则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在承认性别差异的同时,追求事实上的性别平等,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5.
桑才让 《攀登》2007,26(2):12-14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消除农村发展的体制性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6.
陕锦风 《攀登》2007,26(5):113-115
婚姻是人类得以生存、繁衍的根本手段,各民族在婚姻观念、制度、形式及习俗方面都有所差异。本文通过对回族婚姻观的介绍和探讨,来领略回族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7.
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是关键。各县党政领导班子作为我国政权组织结构中十分重要的层次,在领导和加快县域经济建设,实现社会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青海的实际出发,论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各县党政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8.
可持续发展文化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 《攀登》2008,27(6):144-148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表现为“分立”与“融合”,二者的分立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直接表现为科技的异化和人类价值观的扭曲,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和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科学与人文分立的历史追溯,发现既有科学对人文的压制,又有人文对科学的反抗。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凸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必然选择,这既是理论发展的趋势又是现实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文化融合了科学与人文的内涵,体现了人文关怀,营造了“科技人性化”发展的氛围。科学与人文必将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文化的发展而不断融合。  相似文献   
69.
胡敏 《攀登》2008,27(2):10-13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在于它的民众意识。民众意识是对人民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它要求把实现好民众利益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根据民众利益实现的水平来评判社会发展的得失。民众意识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倾向和价值定位,是确保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0.
孙发平  刘傲洋 《攀登》2008,27(3):7-10
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哲学前提、科学的理论渊源、坚实的实践基础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完全符合人类发展的共同意愿,是指引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