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8篇 |
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9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138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产生、特点及其局限性。然后,进一步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东亚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东亚发展模式与这次东亚经济危机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最后,对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与变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2.
100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地域格局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经济地域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受区域环境与经济成本的双重约束。基于100年来东北地区交通网络化过程分析,通过统计分析与现代GIS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作者探讨不同时间序列东北地区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特征,重点分析了37个城市区域的人口、经济等的空间集聚与边缘化特征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空间扩展等,揭示东北地区不同时期经济地域格局的演化机制,并预测其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93.
四川平武白马生态脆弱地区经济模式变迁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白马地区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的农牧业到消耗型的伐木经济,再到今天的民俗生态旅游和生态农牧经济的变迁。半个多世纪白马人的经济发展告诉我们,凡是以高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经济活动都难以持续。白马地区的经济变迁还显示,生态脆弱地区理想的经济结构应当是适应环境特点的多元复合结构,而不能是一条腿走路的单一结构;同时,生态脆弱地区发展生态经济还应当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充分发挥当地人民的创造性,走内源发展之路,避免盲目移植外来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9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格局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工业行业结构角度入手,以东中西为研究单元,结合全国30个省市,运用集中化指数、罗伦兹曲线等方法,分析1990年以来,中国工业行业格局和区域布局的变化情况,指出:东中西地区行业部门渐趋完备,但部门间发展不均衡程度加深;电子、机械类制造业在工业中的地位上升明显;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区际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95.
东北经济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区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东北经济区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地域分异特征为基础,以人地相互作用理论为指导,通过探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对东北经济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区划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6.
乌兰察布农业企业发展迟缓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初级农产品经过二次转化后,可以使其价值倍增,很多的农民企业家和当地的政府机关都看重了这块风水宝地,纷纷建起了乡镇企业,对本地的农产品进行消化,以求增值、创税。但是,在乡镇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流动资金短缺、原材料不足、重复建设等原因,使得众多的乡镇企业发展迟缓,甚至不得不被其他企业兼并或者宣布破产。本文的重点就是要对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挖掘,并力求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7.
黄河流域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河流域的各地级市为研究单元,人均GDP为测度指标,综合运用不同时空动态分析方法,在Open Geoda和Pysal2.7软件支持下,对1990-2013年黄河流域73个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和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黄河流域整体区域经济差异呈现先扩大后减小的趋势,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最显著对整体差异贡献最大,中部、西部区域经济差异相对稳定;流域经济空间异质性明显,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区域经济格局两极化明显且东部经济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流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内,冷点区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青海等部分州市;通过分析黄河流域73个地级市经济发展类型时空演变特征,反映出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趋势,初始状态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区域背景亦具有一定作用,区域经济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基本不存在。 相似文献
98.
复杂情境中的日常活动可视化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地理学以时空路径为代表的符号系统由于具备抽象、简明、直观等特点,在地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传播与应用。随着GIS与地理可视化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精度时空行为数据的批量生产等,真实地理环境中个体时空运动轨迹的三维可视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与城市社会转型等使得现代社会中的人类日常活动变得十分复杂,时间地理学由于直观刻画时空间中人类活动的时空连续性与复杂情境性而备受关注。本文首先界定了人类日常活动复杂情境的分析维度,包括日常情境、企划情境、地理情境、社会情境、技术情境等,并在此基础上将绝对时空间坐标系下的时空路径拓展到相对时空观下多维活动序列的可视化表达。其次,简单说明Daily life与VISUAL-Time PAc TS/energy use等可视化工具,介绍时空路径在复杂情境性下的可视化、模式挖掘及个案分析。最后,案例分析个体与群体尺度上活动情境可视化方法在家庭成员间分工与互动、日常活动模式差异与家庭能源消耗差异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
Andrzej Cielik Bartomiej Rokicki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geography = Revue de géographie économique et humaine = Zeitschrift für ?konomische und soziale Geographie = Revista de geografía económica y social》2016,107(4):435-453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verage wages and market potential across Polish 16 NUTS 2 administrative units during the 1995–2009 perio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increased international market access using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approach. In particular, we estim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verage regional wages and the market‐potential function derived from the modified Helpman‐Hanson theoretical model. We demonstrate that both before and after Poland's entry into the European Uni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potential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regional level of wages. The magnitude of the estimated parameters on the market potential after Poland's entry into the EU is lower compared to the estimates obtained for the period before the entry but the difference does not seem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00.
Jason King 《Irish Studies Review》2016,24(1):67-78
Abstract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mpact of the economic crisis on contemporary Irish theatre. More specifically, I contend that the legal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Bisi Adigun and Roddy Doyle’s second production of Playboy of the Western World: A New Version in 2008 provides a case study of how professional theatre productions that dramatised stories of immigrant empowerment during the Irish economic boom were profoundly inhibited by the bust that followed. Their collaborative version of the new Playboy was widely regarded as Ireland’s most successful intercultural play and a commercial success when it was first staged at the Abbey Theatre in 2007. The subsequent breakdown in their relationship and ensuing legal dispute is more symptomatic of Celtic Tiger Ireland in economic collapse, I suggest, than the content of the play itself, or most other productions mounted in the period. I argue that this dispute did not simply reflect but also reinforced the social effects of the economic crisis, through its prolonged litigation, enormous expense, and especially the missed opportunity that it represented to position the multicultural and migrant themed Playboy within the Irish theatrical mainstream. More broadly, I suggest that the economic crisis has been marked by the disappearance of immigrants from the professional Irish stage, a void which was only partially filled by community theatre productions. A case in point is Adigun and Arambe’s most recent adaptation of Jimmy Murphy’s The Kings of the Kilburn High Road in The Paddies of Parnell Street (2013), a play which I positively appraise as an example of successful “intercultural re-appropria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