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7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3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重庆市人口与经济发展空间耦合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2001-2012 年重庆市各个区县的人口和经济数据,计算重庆市各区县的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并结合耦合指数,分析人口分布与经济分布耦合特征与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类型,并运用Geoda、ArcGIS 软件对重庆各个区县人口与经济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建立人口与经济发展耦合度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人口与经济的空间耦合度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重庆市的人口与经济整体水平有较好的发展趋势,但区域发展差异明显。②人口集中度和经济集中度总体上呈现“一圈高,两翼低”的特点。③2001-2012 年间重庆市人口与经济耦合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人口与经济间的耦合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52.
采用GIS技术、百度大数据和相关模型,以1994、2004和2014年为时间节点,对中国足球俱乐部的空间分布格局、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社会影响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994-2014年,中国足球俱乐部主要分布在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长江与黄河中下游、京广沿线,分布范围扩展、集聚性先增后减;中超俱乐部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城市,集聚性逐渐增强,中甲和中乙俱乐部空间分布格局趋向均匀化;②2014年,中超、中甲和中乙俱乐部综合影响力之比为28:7:1,俱乐部影响力前三强广州恒大、北京国安和山东鲁能,影响力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明显的圈层分布特征,中西部地区俱乐部较少、影响力低,强影响力区与高密度区并不完全重合,影响力与俱乐部历史、成绩、升降级、区域足球文化相关。 相似文献
53.
为了研究吐鲁番地区古遗址分布特征,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吐鲁番地区不同时期古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地形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吐鲁番地区古遗址在海拔-100m~200m,坡度0~15度的洪积平原区集中分布。通过点线分析发现吐鲁番地区古遗址距河流,距道路距离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分布,可以得出古遗址的分布有线性分布的特征;通过聚集分析,发现吐鲁番地区古遗址具有以交河古城和高昌故城两个比较明显的聚集点为中心分布的聚集特性。研究古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古遗址的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4.
替代抑或补充:网上购物与传统购物出行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关网上购物与传统购物的关系问题是当前电子商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研究结论还不尽一致。许多人认为网上购物将替代传统购物方式,但是也有其他的观点表明应是一种促进或者补充的关系,甚至有人觉得这种影响是很小的。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购书行为的调查,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网上购物对传统购物出行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总体上,网上购物对消费者传统购物出行的影响并不显著,网上购物还只是作为消费者原有购物出行的一种补充方式,并不会对大多数消费者的传统出行频率和出行距离造成明显的影响。一方面,网上信息浏览和网上购物对传统日常购物出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者日常出行频率和距离的缩减以及多目的出行频率的上升。另一方面,网上行为可能使消费者非日常出行频率增加,单次出行距离增长。总之,网上购物与传统购物出行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替代或者补充,而是要复杂地多。 相似文献
55.
56.
借鉴世界城市网络研究代表性学者Taylor等提出的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方法,以中国主要物流企业总部及分公司的分布数据为基础,生成国内物流企业网络,并从物流企业网络中各城市网络连接度、网络总体形态结构和三大城市群网络格局比较三方面分析解读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发现了中国城市网络节点城市连接度层次分布情况,城际网络联系强度分等,以及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巨型城市群内外部网络格局差异等结构现象,对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特征研究做出了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57.
58.
选取土默特平原1934、1982和2019年的聚落人口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研究区聚落分布形态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34—2019年土默特平原以小聚落为主,大规模聚落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加,人口等级结构由“扁平”向“长高”金字塔形转变。聚落空间分布整体呈现集聚分布特征,大规模聚落集聚性不显著,其他规模的聚落分布模式由随机向集聚转变,研究区人口极化现象显著;聚落空间分布非均衡发展趋势明显,呈现由极核式向点轴式演变的迹象;聚落网络联系的空间近邻效应显著,人口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区成为强联系节点。地形、河流、交通是研究区聚落分布形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聚落低海拔、邻河流、邻干道、邻城镇的指向性强。该研究便于厘清土默特平原近百年聚落分布形态的演变脉络,为当地聚落的空间布局优化与调控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9.
从现代人本主义思维出发,以城市社会地理学原理,即从社会空间结构与社区规划角度,探讨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的质量构成,体现在城市要满足各阶层居民(社会)生活的空间结构上。而城市(社会)生活的空间结构的健全与否取决于生活空间行为的社区体系与场所体系的空间构成上。主要体现在居民以居住为主的生活行为对立的居舍类型的可获性上。由此,不同阶层居舍类型体系是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区域基础,其空间分布类型的可获性决定对应阶层人群能否获得以居舍为主的生活空间。本文首次从居民选择居住地行为规律以及形成的城市居舍类型空间结构演化的理念下论及城市社会区域空间体系公正配置与空间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60.
上海市产业空间分布的密度梯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上海工商局的企业数据,本文采用密度梯度法,对不同产业的空间分布形态进行测算和比较,并探讨影响密度梯度的因素。结果显示,总体而言上海绝大多数产业的空间分布呈现距离衰减形态,即离城市中心越远,密度越低;不同产业之间密度梯度差异很大,总体而言生活服务业梯度较大,生产者服务业次之,制造业最低;此外,就业规模较小和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产业密度梯度也较大。研究揭示了城市空间结构与其产业结构之间存在联系,有助于更好地制定城市产业政策和规划政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