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信息时代博物馆展示功能拓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数字化博物馆无疑向人们开辟了一个了解世界的新窗口,它不仅加速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更大地发挥了物教育功能,实现资料共享。 相似文献
12.
梦想辉煌:建设我们的大遗址保护展示体系和园区——关于我国大遗址保护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大遗址保护是长期困扰我国的一个日益迫切的课题。本文提出继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将大遗址抢救保护与展示宣传予以整体考虑。并建议国家制定具有长期指导作用的大遗址保护展示体系和重点园区的建设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3.
在古建筑中布置现代陈列,目前尚无成熟的模式可以遵循。结合实例研究可知,这类陈列在实际操作中会表现出以空间艺术处理为中心的通常格局,原建筑的室内面积与展线不仅需要经过不同常规的弹性划分,还需适当地借鉴古建筑的造型元素及相关文物器物元素,以求营造出情景交融的现代陈列新意境。而场景创设则时常能够成为盘活陈列和显示设计个性的最灵活、最适宜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青花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门类,从真正兴起到现在,已有六百多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各大博物馆和文物保护机构含有大量的青花瓷器。但由于瓷器易于破损,这些青花瓷往往存在破损、缺失等病害,极大地影响了陈列效果。艺术陈列修复对于破损青花瓷器重新回到大众视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青花瓷器修复中的上色处理是修复中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通过对青花瓷器胎釉、青花钴料、青花纹饰画法、青花细节特征、破损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修复技法和修复步骤,使破损的青花瓷器得到修复,并达到陈列展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存在着利用率偏低的问题.主要原因归纳为7个方面1.重收藏、轻利用;2.小生产观念;3.畏难退缩、维持现状心态的普遍存在;4.法规不健全、不完善;5.陈列内容和形式单一;6.资金短缺;7.藏品本身的客观属性.对此,应从改革藏品管理体制等6个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数字展示基本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示是博物馆与观众沟通的重要方式。由于对博物馆数字展示本质特征认识不足,博物馆工作者在将数字技术手段应用于展示过程时,极易陷入两大误区:一是忽略数字技术手段的作用,仅将数字化元素作为传统展示的局部点缀;二是过分夸大数字技术手段的作用,大量堆砌数字化元素,形成本末倒置的数字技术秀(show)。本文给出了博物馆数字展示的基本概念,并对博物馆数字展示区别于传统展示的非顺序性、多感性、互动性、虚拟性以及时空延展性等本质特征进行了剖析,以供博物馆数字展示设计与实现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C. M. Woolgar 《Journal of Medieval History》2018,44(1):1-20
For medieval people, colour provided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nature of objects, and that was no less true of what they ate than of anything else. On one level colour might expose moral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s; on another it might offer indications of characteristics of a foodstuff according to medieval humoral theories. Moreover, it was to form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the elite cuisine that developed across Europe from 1200 and perhaps earlier. Display was a crucial part of this cuisine, and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how and why it was employed, and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culinary practices were emulated elsewhere in society. There were general cultural associations between colours and culinary preparations, and some types of dish show common patterns of colouring. However fleeting the colours of foodstuffs, they offer a further dimension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meals, the material culture of dining and medieval mentalities. 相似文献
18.
探索展示地域文化特色之路──对"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陈列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南京博物院的陈列中展示地域文化特色,是由南京博物院藏地域文物优势决定的,只有在精品化意识的指导下,通过营造地域文化体系,方能反映出学术研究与陈列艺术水平,达到预期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9.
薄膜试片测试法是一种能够全面有效地对博物馆藏展材料进行评估筛选的测试方法,对其腐蚀现象进行图象采集及进行数据化分析能够得到更为客观准确的测试结果.本工作对应该测试法设计了专门图像采集的硬件装置,采用密闭光源和彩色工业摄像机,可以得到清晰的试片图像.软件系统将采集图像、打开原始图像、图像分割处理、材料分级评价等功能模块化,并根据具体功能设计实现了基本应用的可视化界面.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对藏展材料对试片的腐蚀现象进行数据化分析,使藏展材料的评估分级由人工目测走向计算机视觉计算,具有快速、客观、误差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Oddy测试法是一种最为常用的评估材料是否适合博物馆文物储藏与展示的测试方法,其缺点在于采用活性低的块状金属试片,需要28天的测试周期,同时试片表面平整度以及人为主观因素会影响目测结果的准确性.本工作制备了银纳米薄膜试片替代Oddy测试法中块状金属试片,以半径10mm玻璃圆片为基质,银薄膜厚度约为200~220nm.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银纳米薄膜试片后,腐蚀现象在14d后可充分显现并分化,延长至28d时腐蚀现象基本无大变化,有效的缩短了测试周期.同时尝试结合数码图像采集技术,有利于进一步的腐蚀现象数据化分析研究工作,从而得到更加客观准确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