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3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龙良富  黄英 《人文地理》2011,26(4):54-57
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租地或卖地的行为选择带来不同的收益,将直接影响到现在及未来农民的生活水平。由于受到自身条件和环境约束,农民只能追求安全保障基础上的利益最大化。本文通过对中山市崖口村村民在旅游开发用地中的决策行为进行深度调研,发现当地农民在土地流转中表现出因可得性偏向导致的差异化认知与态度、伦理行动下的集体选择、规避风险下的非最优选择的有限理性行为特征,最终的"卖地"决策对崖口村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362.
赵娟  张阳生 《人文地理》2006,21(6):87-89
通过对延河南岸的实际调研,文献查阅以及将其与平原型城市进行比较后,总结出黄土丘陵沟壑区河谷型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建设受自然条件制约严重,建设用地短缺,基础设施落后,区位结构特殊等不同于平原型城市边缘区的鲜明特点,提出其规划建设必须以科学定位、合理规划;保护生态、防止灾害;完善设施,美化景观;继承传统,体现特色为立足点。  相似文献   
363.
刘家明  王润 《人文地理》2009,24(2):107-111
通过整理有关游憩土地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条例,分析了香港和新加坡两个世界著名宜居城市游憩土地的规划原则、管理体制和游憩活动开展,指出北京等国内城市的公共性游憩土地配置方式是采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市民公园等形式。文章将北京与香港、新加坡的游憩土地配置相比较,从土地管理、需求指标、项目开展和游憩土地的公众性四个方面提出了北京等国内城市游憩土地配置管理的不足以及改进方向,提出北京应建立游憩用地的统一管理机构,健全公众参与与公平进入的保障措施,开发丰富多彩的游憩活动以及努力将非建设用地转换成游憩空间的四项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364.
人地关系一直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本文探讨了同里旅游商业化用地格局演化的特征,揭示了其格局演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同里旅游商业化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用地规模呈现逐步增加的态势,并呈现从核心向四周扩散的特征,用地格局整体紧凑度不高;2旅游用地空间扩展以SWW、SE、SSE、E为主导方向,拓展强度呈增大态势;3针对同里旅游商业化用地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剖析表明,经济利益、农户行为转变、市场发展需求、级差地租及政府行为的综合驱动导致了其用地格局的空间演化。  相似文献   
365.
王磊  田超  李莹 《人文地理》2012,27(4):25-31
我国城市发展自本世纪以来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然而,这一进程尚不均衡和协调。本文通过城市企业主义这一视角,分析中国城市实现空间与经济迅速增长的机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文章首先考察了2001-2009年间的公共财政结构,揭示出中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并对其背后的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以体现出城市企业主义是如何受到高度集中的行政考评体系和分税制这一转型期财政体制的影响。文章接着对地方政府为实现其城市企业主义战略而采用的土地驱动型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中国城市发展亟待转型的呼吁。  相似文献   
366.
本文利用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与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分析2001-2006年间长三角地区都市区与非都市区以及都市区内部不同单元的城镇工矿用地变动差异和主要影响因素,探讨都市区城镇用地扩展的驱动机制及演变特征。研究发现,虽然长三角地区城镇用地的整体扩张速度正趋于放缓,但变化趋势在不同类型的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都市区比非都市区增长地更快,其中外围县地区超越中心市成为新一轮的增长热点地区。利用人口、非农产业、房地产投资等社会经济活动指标数据所做的回归分析表明,非农产业的发展是推动都市区城镇用地扩展的关键因素,而对非都市区的城镇工矿用地扩展而言,城镇人口集聚的拉动仍在起主要影响作用。在都市区内部存在功能分工的背景下,中心市与外围县在驱动因素和效果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67.
国外土地利用规划发展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波  唐莹 《人文地理》2010,25(3):24-28
世界各国在社会制度、土地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和发展历史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土地利用规划并没有统一的模式。所以学习国外经验,了解国外模式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大量文献综述,阐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俄罗斯、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内容概况,对这些国家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新理念、技术、方法的共同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比较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国外土地利用规划经验对我国规划借鉴的七个方面,以期为我国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修编提供积极的借鉴。  相似文献   
368.
杨海娟 《人文地理》2010,25(1):81-84
根据在西安市蓝田县城区调查的商业用地地价资料,利用ArcGis软件,从8种常用的插值方法中,以估计值与观察值的标准差最小为原则,筛选出适合于商业用地建立GRID数据的最优插值函数为克里金指数半变差函数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建立了商业用地的地价面,在此基础上对商业用地的地价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城镇商业用地地价的变化呈同心圆结构,即城市中心区地价最高,向外逐渐降低。商业用地地价与道路两侧的商店密度性、临街道路的类型以及文化娱乐设施的分布密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6、0.693和0.659;而与金融保险机构的个数以及土地所有权的性质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369.
基于GIS的西安市南郊土地城市化空间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的剧烈变动,促使城乡地域土地利用的根本性变革,并由此引发农村和城市协调发展等问题。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一种土地利用的变动过程。伴随着城市化,土地利用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选取西安市南郊为研究区,利用覆盖西安市的SPOT遥感影像,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在解译的基础上获得1996年和2006年西安市南郊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分析对比可知,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和类型改变对城郊经济结构以及社会活动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实现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文中深入剖析了土地不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70.
Quintin Bradley 《对极》2023,55(4):1110-1127
The slow response of volume housebuilders to changes in demand has been cited as a contributing cause of a global crisis of housing affordability and allegations of land banking have persistently dogged the industry.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supply responsiveness of speculative housebuilder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Australia through the neglected Marxian analytic category of absolute rent. Absolute rent directs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lue of land and the cost of housing and models a market in which landowners may withdraw land from supply to inflate prices. Through the lens of absolute rent, the real estate practices of the housebuilding industry can be understood as a strategy of artificial scarcity straddling land and housing markets. The findings of this investigation demonstrate the insights to be gained by a return to absolute rent that valuably expand the current debate on the supply and cost of hou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