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3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交通贸易与明代山东土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淑君 《史学月刊》2005,(8):37-41,65
交通与贸易是影响土地开发的两个重要因素。明代山东各地虽然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一些贸易活动,并且也或多或少地促进了当地土地的开发,但总体来看,多数地区仍面临着因交通贸易相对欠发达而造成的土地开发受阻的事实。具体而言,各地又有所差别,地处东部沿海的青州、莱州、登州三府因在交通与贸易方面皆远远落后于地处西部运河沿岸的济南、兖州、东昌三府,因此交通贸易对土地开发的限制较西三府表现得更为突出。有鉴于东三府交通贸易严重阻碍土地开发的现状,任职于当地的一些官员提出了实行海上自由贸易及开通胶莱河等主张。  相似文献   
352.
清代黄龙山地垦殖的政策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清代黄龙山地的垦殖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清代中央到地方影响山地垦殖的有关政策的梳理, 分析了鼓励山地垦殖政策和逐步取消对外来移民的限制政策互相作用。这种政策的效应在清代中后期使得黄龙山地人口增加、垦殖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这种垦殖的盈缩, 有清一代, 其覆被经历了林地-农地-林地的变迁。山地垦殖的结果导致了黄龙山地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353.
宋代官田鬻卖规模考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宋的官田鬻卖引人注目,是“官田私田化”说的主要论据。鬻卖官田说明土地的交换价值受到重视,是国家土地产权强化的体现。被鬻卖的主要是没官田,鬻卖恢复了其原有的民田形态,且规模不大。官田鬻卖是在私田官田化和公用水面田产化的基础上实现的,不是影响官田总量的决定性因素。在官田鬻卖的同时,学田、职田、屯营田以及沙田、湖田等官水利田仍在扩展,其规模远远大于所卖官田。  相似文献   
354.
城镇化过程中农居点迁并整理与建设用地置换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沈兵明 《人文地理》2001,16(2):62-65
本文以舟山市小沙镇为典型案例,探讨当前城镇化过程中所面临规划建设用地集中使用与现状居民点用地分散布局的矛盾,提出通过土地整理与置换的途径,推动城镇化规划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55.
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地利用与适度人口规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与人口分布在不同地域空间差异很大。本文通过与国内外人均建设用地及用地结构的比较,分析和探讨了中长期发展中,浦东新区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人均建设用地。本文通过不同类型区建设用地总有效供给量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值之比,求出目标期内浦东新区不同类型区的适度人口规模,提出了高、中、低三个预期方案。文章结尾部分提出了在现状基础上,实现合理土地人口承载规模的建设用地结构及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356.
陈良 《人文地理》2004,19(6):6-10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盱眙县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立体种植型、观光生态型、规模开发型、庭院生态型,农林牧副渔综合型。着重研究分析不同类型生态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指出低山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要充分考虑山区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要因地制宜,实现从生态环境资源化到县域经济生态化,树立全新的观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丘陵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57.
章雨晴  甄峰  恩予 《人文地理》2016,31(6):95-101
中国目前已进入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尽管如此,土地资源特别是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仍然很突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也一直是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一般集中在宏观和中观尺度,难以反映各微观经济主体土地利用状况等深层次问题。本文以张家港市为例,从微观层面对市域范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地集约性进行评价,提出基于企业综合效益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并借助ArcGIS工具进行空间匹配,为更清晰地理解和判断城市土地集约使用状况,指导城市工业布局优化、土地利用效率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8.
用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理论解释城镇土地非均衡扩张,根据城镇土地扩张的机理不同,把城镇土地分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并分别考察了其非均衡扩张路径,在此基础上,从"制度环境-政绩目标-政策工具"三方面提出了非均衡扩张的治理策略。结果认为:招商引资过程中竞相以低地价供地导致了工业用地非均衡扩张;对土地财政的过分追逐导致了居住用地非均衡扩张;地方政府为攫取政治晋升资本,大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导致了基础设施用地非均衡扩张;为系统控制城镇土地非均衡扩张,应在"制度环境-政绩目标-政策工具"三个层次上制定相关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359.
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逻辑体系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问题剖析和内涵辨析的基础上,从5个方面构建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逻辑体系框架。研究认为,新时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指导理念上应以"理-工-管"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在目标定位上应形成包含"现实目标、基本目标、中级目标、战略目标"的层次化目标体系;在宏观战略上应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内综合整治的战略重点与方向;在统筹安排整治项目方面可按照"战略区-类型区-潜力区-项目区"的空间层次逻辑思路,从国家、区域、亚区、项目4个层级构建综合整治项目空间层级体系;在功能作用方面,可通过土地整治、空间重构、要素整合与机制创新来推进乡村转型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360.
对2000年、2005年及2010年的遥感影像图进行解译,得到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分类图,运用景观指数法和空间分析法等方法,对长株潭地区聚落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动因进行分析,并分析了聚落与耕地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聚落的面积、数量规模和分布密度加速扩大,集中分布在高程200 m以下;聚落空间演化的自然动因是低地平原指向,而社会动因是人口规模的变化;提出耕地与聚落面积比指数(K)概念,根据K值的大小可以将耕地与聚落的空间组合关系分为3类地区:耕地资源紧缺区、耕地资源平衡区、耕地资源盈余区;聚落与耕地的空间转移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持续稳定型和动态变化型;长沙市周边耕地转为聚落的趋势十分明显;聚落空间扩张对耕地的影响存在一个空间临界点,城市化速度越快,临界点的位置距离聚落越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