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篇
  2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大北山墓地发掘的四座“刀”形砖室墓,分布集中,方向接近,形制相似.除M1外,其余三座各有构造不同的排水系统.共出土瓷器、陶器、铜器、铁器、银器等20余件遗物.为荆州地区六朝早期家族墓葬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相似文献   
9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in settlement contexts through a quantitative and distributional analysis of surface ceramic attributes from Iron Age Period (1200–300 BC)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Southern India. The results discern variation in depositional contexts across each site, from which I infer a variety of basic settlement activity structures (e.g., site maintenance, trash disposal, residence, animal husbandry, metallurgy, ritual). I use these results, together with further analyses of artifact and feature distributions, to infer a basic suite of places, place-making practices and some of the social rela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that produced these historically unique Iron Age settlement landscapes.  相似文献   
93.
元人文集族谱序跋数量及反映的谱名与地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存元人文集中所存族谱序跋数量重新统计,考订出现存元人文集族谱序跋总计233篇,反映的族谱总数是222种。谱名中普遍使用的名称依次是族谱115种、家谱35种、世谱27种,以“族谱”最为流行。族谱反映的地区分布,前6名依次为江西80种、浙江37种、江苏13种,安徽12种、河北10种。元代“族谱”一词的流行和江西地区修谱盛行表明了特定的社会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94.
选取2010年和2015年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探析了多层尺度下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以地级城市为载体的船舶代理服务业空间组织网络时空演化。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企业机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地域差异,区域和城市尺度上非均衡分布较为显著;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服务业空间组织网络具有显著层级特征和明显的位序关系;由船舶代理企业组织构成的四大城市(上海、南京、苏州与宁波)现已成为空间组织网络主干联系的中心节点。同时,传统“T字型”主干区正在向外扩展,区域一体化趋势正在加强。宏观背景、区域机制与企业机制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服务业空间组织网络时空演变。  相似文献   
95.
互联网技术应用对零售业空间组织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技术应用对零售业空间组织的影响已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热点。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梳理了国内外互联网技术应用对零售业空间组织结构、零售企业区位选择与布局、市场空间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并提出了未来人文地理学须进一步强化的研究内容。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互联网技术应用对零售业空间组织影响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且涉及到经济地理学和商业学等学科,研究方法主要以定性为主,且定量研究日益增多,但对互联网技术应用对传统零售业区位选择和销售腹地的影响、中小网络零售企业空间组织、运输距离对网络零售企业销售空间影响以及出口跨境网络零售企业销售空间格局等方面研究还需完善,未来研究应注重吸收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强化实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6.
The Nationalist Party (GMD) had been writing and issuing documents of many types for some years before Nanjing was established as the capital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1927/1928. From its earliest days, doctrines were advanced via cause-oriented newspapers and journals. Even more important, the Soviet-sponsored reorganization of the GMD in the early 1920s had yielded a far-reaching party propaganda operation tied to Sun Yat-sen’s notion of political tutelage. But how was propaganda to work in practice? And at whom was it to be aimed? This article seeks to address aspects of these questions by assessing a textbook for propaganda workers that was issued in the name of the GMD’s Zhejiang Provincial Executive Committee’s Propaganda Department in October 1929, half a year after the GMD’s foundational right-wing Third Party Congress. Although Essentials for Propaganda Workers does not fully operationalize Sun’s version of political tutelage, it can nonetheless be seen to reflect the central party’s efforts to implement tutelage and supervision, not only of the Chinese masses suggested by Sun’s program, but also of party propaganda workers in Zhejiang. In that regard, it reveals the astonishingly rapid ideological realignment of the GMD into an anti-Communist party, not only at the national level, which is well known, but also on the provincial and lower levels. Drawing on material from the GMD Archives in Taipei, this article addresses issues of party organization, control, mobilization, inner party dynamics, and message content in the GMD’s propaganda activ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late 1920s. “Propaganda by the Book” adds to our knowledge of the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 of both the central GMD in Nanjing and the Zhejiang provincial GMD as well as to the social history of Republican China’s official print culture.  相似文献   
97.
生产范式变革下集群企业的去地方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和地方化共同作用下,经济活动的去地方化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与一般的产业转移概念不同,去地方化着重强调企业受到某种作用脱离地方生产网络,进而对地方生产网络产生的影响。目前关于去地方化的研究多集中在欧美国家,且多是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而由企业生产范式变革引起的去地方化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实际上,在中国沿海地区,集群内创新型企业进行生产范式变革,引起企业去地方化现象十分明显,对地方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建立生产范式变革、组织协同与企业去地方化的理论架构,分别以东莞鞋业集群和华宏鞋业公司为例,分析鞋业集群和企业在生产范式变革下的去地方化现象,为地方政府更好地制定实施集群政策和产业转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旅游人力资源发展--21世纪的一项艰巨任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视旅游人力资源的规划,发展旅游业生力军,将是我国旅游业迈入新世纪的一项,艮巨任务。本就此分析了旅游人力资源发展的动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9.
明清时期的山西洪洞韩氏——以洪洞韩氏家谱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建华 《安徽史学》2006,8(1):36-43
山西洪洞韩氏由河南安阳移居,系宋代丞相韩琦的后裔.至明朝成化年间户部尚书韩文时该族兴盛,产生了一批士大夫.韩氏家谱始修于韩文,此后不断续修.今存清代洪洞韩氏家谱记载表明,洪洞韩氏是典型的因科举成功而强盛的宗族,这个士大夫类型的宗族承载着传统文化赋予的精神力量,也有必要的经济保障.洪洞韩氏因为科举与仕宦的成就盛于明代,清代有所衰落.但是就家族制度而言,洪洞韩氏在明清时期逐渐强化,清代比较明显.洪洞韩氏对当地有重要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0.
侯纯光  杜德斌 《人文地理》2020,35(5):85-93,160
国际组织机构在构建国家软实力、拓展国家利益、塑造全球治理机制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论文基于国际协会联盟数据,运用矢量数据符号法和负二项回归模型对1918年至2017年成立的26457个国际组织机构地理位置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结论如下:①百年来国际组织机构累计数量呈几何数量级增长了1200倍,整体呈缓慢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